content

揭開開封「城摞城」神秘面紗

 2002-02-07 07:2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大陸考古學家近日宣布,在古都開封地下3米至12米處,上下疊壓著6座城池,其中包括3座國都、2座省城及1座中原重鎮,構成了「城摞城」的奇特景觀。

考古資料表明,發現的5座城池基本處在同一區域,摞在最上面的是清代開封城,最下面的則是唐代中原重鎮汴州城,其中城市規模最為龐大的,是一千年前「人口上百萬,富麗甲天下」的國際大都會北宋國都東京城。

據專家介紹,公元前364年,戰國時期的魏惠王遷都開封興建了著名的大梁城,此後2200多年間,歷代統治者在這塊土地上又建起了唐汴州城、北宋東京三城、金汴京城、明開封城和清開封城。相傳,戰亂與河水泥沙一次次將這些輝煌一時的名城掩埋,人們又一次次地在原址上重建家園,掩埋在泥沙深處的座座古城,就「疊羅漢」般疊加起來。

北宋王朝在開封建都長達168年,當時的國都東京城卻在盛極之後又神秘消失。作為中國歷史上最為重要的都城之一,尋找它的下落一直是考古工作者的目標。夢寐以求的機遇終於在1981年出現:在開封龍亭湖底清淤過程中,規模宏大的明代周王府遺址突然浮現,據史書記載,周王府是在宋、金皇宮基址上修建起來的。周王府的下面,真的埋藏著一座千年皇城嗎?

大規模的「宋城考古」從此拉開了帷幕,東京城終於呈現在考古工作者面前。考古發掘情況表明:北宋東京城是一個東西略短、南北稍長,由內向外依次筑有皇城、內城、外城,並各有護城壕溝的都城。它不僅城高池深,而且牆外有牆,城中套城。周長近30公里、面積達50多平方公里的外城遺址全部淤埋於地下2米∼8米的深處,在對外城西南角的考古發掘過程中,發現外城城牆仍殘高8.7米,城牆底寬34.2米,頂寬4米,版筑的城牆異常堅硬。

在尋找宋城的過程中,還意外發現了很多上下疊壓在一起的其它城址,由此揭開了傳說中開封城下「城摞城」的神秘面紗。

在今日開封著名的龍亭景區地下約8米深處,是北宋東京城的皇城遺址所在地,它分別與金皇城與明周王府紫禁城遺址相疊壓。內城是東京城的第二道城牆,它在唐代汴州城的基礎上修建而成。考古勘測還表明,北宋內城較現存的開封明清城略小,其東西牆坐落在唐汴州東西牆之上,上層又與明清開封城相疊壓。其南北牆則分別處於今開封舊城區南北部一帶,殘牆距地表10米∼12米。

為探明宋金城牆的結構和疊壓關係,考古工作者在宋內城北牆西段進行了考古發掘。發掘情況表明,明、金、宋三座城牆自上而下疊壓在一起,城牆雖系夯土版筑而成,但夯層、夯窩均有明顯區別。明周王府蕭牆遺址至今大部分保存完好,淤埋於地面下3米至5米深。從周王府紫禁城北牆的城牆解剖情況看,發現城牆分為兩部分,上層為明周王府紫禁城北牆,下層為宋皇城北牆,兩牆相互疊壓在一起,證實了明周王府確係利用宋宮舊基建造而成。

考古勘探還證實,位於「城摞城」最底部的唐汴州城,其東西牆疊壓在北宋東西內牆的東西牆下,南北牆則由於金代後期的毀壞,殘牆淤埋於現地表下10米到12米深處,城牆殘高1米至3米、殘寬10米左右。

除了「城摞城」、「牆摞牆」,考古過程中還發現了很多「路摞路」、「門摞門」、「馬道摞馬道」的奇特現象。

繁華的中山路是開封市舊城的中軸線,其地下8米處,正是北宋東京城南北中軸線上的一條通衢大道--御街,中山路和御街之間,分別疊壓著明代和清代的路面,這種「路摞路」的景觀還意味著,從古代的都城到現代的城市,層層疊加起來的數座開封城,南北中軸線居然沒有絲毫變動。

不久前,考古工作者在開封城牆西門大梁門北側發掘出一條晚清時期的古馬道遺蹟,並在其下深約1米處,又發現了一段保存完好、人行道和礓石察清晰可見的古馬道遺蹟。更令人驚奇的是,在第二層古馬道下約50厘米深處,又發掘出一條磚層腐損嚴重、使用時間較長、年代更為久遠的古馬道。三層古馬道上下層層相疊,以立體的形式真切展示了開封城下「城摞城」的奇特景觀,再次為「城摞城」現象的研究增添了更為確鑿的實證。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