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娶了一個藍眼睛的美國姑娘
安的童年經歷過飢荒,因為家境好,並沒有吃多少苦。1980年代,正趕上國門開放,他大學畢業後算最早的一批留美學生。
安是那種聰明但不太刻苦的人,但一路走得很平坦,幾年下來戴了一頂博士帽,然後找到一份薪水不錯的工作,自覺已逐漸融入美國社會。
安的學生時代,戀愛經歷並不少,在國內就有不少女孩追求。但安對未來有想法,覺得既然要出國,最好不在國內留下羈絆。所以,和女孩的交往都很理智地限定在某一個範圍,所謂「進可攻,退可守」。當然,去了美國,和國內女孩的交往自然斷了。
初到美國的安,自有一番雄心壯志,知道一個窮學生不會有什麼好價錢。再加上留學生中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女孩本來不多,且大多名花有主。那些沒有男伴的女孩在他眼裡又不值得追求,一來二去,直到工作了,三十多歲還是單身。
國內的父母早就急得不行,催他趕緊找對象。安也覺得自己該結束單身了。和第一任妻子是在公司的一次活動中認識的,是個藍眼睛的美國女孩,漂亮單純,也很個性。交往的時候甜甜密密,一起滑雪,一起野遊,很是投合。安也猶豫過,覺得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在一起會不會有困難?但那時愛意正濃,覺得一切都可克服,不到一年就結婚了。
婚後前半年還好,偶有磕碰安也覺得正常。本來嘛,兩個毫無血統關係的人組成一個家庭,哪能事事都順?但漸漸的問題來了,女孩愛享受,愛花錢,屬於「月光族」,她從小長在美國,衣食無憂,一切都來得很容易,覺得用不著為將來想那麼多。婚後一直是AA制,各花各的,共有的花費按協議分攤,這樣過下來當然攢不下錢。安想過安定的生活,要買房子買好車,但女孩覺得享受是第一位的。最要命的是,兩個人完全吃不到一起。戀愛的時候幾天見一面,吃吃西餐或吃吃中餐既新鮮又很情調,且那時彼此遷就,吃被放在非常次要的位置。但結了婚就不一樣了,兩個人為了吃什麼沒少鬧意見。後來變成各吃各的,再後來基本都到外面吃飯,家只剩下睡覺的功能。
安想不通的是,戀愛時有那麼多話說,一旦結了婚,話反而少了,甚至面對面都想不出說什麼。這也許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別。安認為很有意思的話題,女孩聽了一點反應沒有。而引得女孩哈哈大笑的笑話,安也覺得一點不可笑。
兩個人並不爭吵,但日漸冷淡,最後平和的分手。
第二次娶了一個回頭率很高的中國女孩
這次婚姻使安認識到文化背景的重要。他決定,如果再要結婚,一定要找中國女孩。
那時安還不到四十歲,算「鑽石王老五」。找對象的事一經家人傳開,上門提親的人絡繹不絕。他所在的公司有在華業務,再加上休假,每年能在國內往返幾次,待上兩三個月。這樣,他陸陸續續見了一些女孩,二十多歲三十歲上下。他的要求很簡單,英語要好,畢竟要帶出國,要能夠交流,語言不能從頭訓練。再就是相貌。不是自然接觸產生的感情,憑什麼交往下去呢?賞心悅目是必須的。
安談不上漂亮,但個子高,很帥,四十歲上下,事業成功,臉上帶出的自信頗有底氣,自然也成為吸引女孩的魅力。他看得出不少女孩都喜歡他,希望嫁給他。中國是個重男輕女的國家,安看過不少報導,不少家庭在懷孕時知道是女孩會要求終止妊娠。但說也奇怪,國內的婚姻市場總是女性多於男性。二十多歲的男人要找二十多歲的女孩,三十多歲的男人要找二十多歲的女孩,四十多歲的男人還要找二十多歲的女孩。
安要找的當然是二十多歲的女孩。
他也就找到了一個二十多歲的女孩。
女孩很漂亮,走到哪裡都有「回頭率」。樣子很甜,很會討男人喜歡。也有朋友勸安,太漂亮了有風險,帶到美國萬一跑了怎麼辦?
安也不是沒想法。他手中的美國籍,在中國是個好價碼,但到美國到處都是地地道道的美國人,根本算不得什麼優勢。再者,他雖有十多萬美元的年薪,折成人民幣是個不小的數字,但在美國,不僅消費高,稅也高,再除去保險等等雜七雜八,生活並不如想像的富裕。
安把這些都如實告知了女孩,女孩一臉單純,「我找的是丈夫,不是金錢。我愛的是你這個人……」等等,等等,一下就把安說暈了。安就定下來,和女孩結婚。
安帶回一個漂亮的中國太太,讓身邊的一干同事很是羨慕,小家安頓下來也算得上甜密。女孩初到美國,想家,不適應環境,常現出小鳥依人般的可憐相。安不但不嫌,反而覺得可愛。他陪她購物,帶她去朋友家吃飯,講解美國的風俗習慣。女孩漸漸適應了新的生活。安下班回來,能吃到可口的飯菜,然後兩人手拉手出去逛街,一起憧憬未來的好日子。
這樣過了不錯的兩三年,女孩的美國籍也辦下來了,而且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子。但他發現女孩在家的時間越來越少,他下班回來,常常一個人面對著冷鍋冷灶。也有過爭吵,但女孩還是我行我素。
問題出在他出差的幾個月裡,他晚上打電話時家中常常無人接聽。等回來時,妻子已經懷孕,孩子自然不是他的。對方是個藍眼睛的白種人,比安年輕,無正當職業,但能帶著女孩玩樂。這對女孩是個好遊戲。安能帶給她種種福利和生活的安全,但藍眼睛的白人青年能讓她快活。懷孕完全是個意外,妻子並不願意離婚。
安豈能容忍此等奇恥大辱,儘管女孩千般眼淚百般哀求,他還是把婚離了。
第二次離婚使安元氣大傷,有五六年時間不敢想再結婚的事。
第三次想娶一個能生孩子的賢惠女人
安也想過,自此就過單身的日子。這在國內還好想像,許多男人喜歡下班後流連在外,呼朋喝友吃飯唱歌,想出各種各樣的理由聚會。美國不同,人們下班後通常回家,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飯看電視,即使看球賽進電影院也總是以家庭為單位。安忙累了一天回到空蕩蕩的家,面對著喋喋不休的電視機,倍感寂寞。且父母年歲已老,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一打電話就嘮叨著要他趕快結婚,擔心有生之年看不到孫子。
安的思想並不傳統,但覺得人活一世,孩子總該要的。
要孩子自然得先結婚。
他在國內有一批混得不錯的朋友,交友範圍廣,眼光也不低。這樣,他看了一些照片,聽了一些介紹,心慢慢活了起來。
安覺得自己說話就五十了,想要孩子就得抓緊。
這一次他想好了,不把漂亮作為首要條件,長得差不多就行。關鍵是人要老實,能踏踏實實跟他過日子。當然,年齡不能太大,他還得指著她生孩子呢。
經過一番挑挑揀揀,最後確定了一個三十來歲的女人。不算漂亮,但還耐看。說話細聲細氣,對安也算體貼。這樣交往了一年多,安覺得自己已足夠謹慎,辦了手序後,把女人帶到了美國。
沒想到女人早已患有腎病,只是事先隱瞞未告他。
女人到美國第二年「發病」了。她當然是當做「新病」而不是「老病」。
安出差回國的時候,女人讓他買藥。女人的父母並不知情,把她先前用過的方子病歷都交給他。醫生一看病歷,告訴安是老病,只是原來吃藥治療控制得好而已。讓安喪氣的是,女人的這種病,目前尚無好的辦法根治。
安於是很鬱悶。
女人病了,需要治療,也需要照料和調養,別說生孩子,日常的家務都不大勝任。兩人再見面時,安問起她的病,女人一口咬定是到美國後得的。
她不知父母交出的病歷已經「出賣」了她。
安覺得自己特窩囊,夜裡睡不好覺,工作也不帶勁。
比起女人的病,女人的欺騙使他更無法接受。
但安始終未將此事說穿,問他為什麼?安說,說穿了有什麼意思,兩個人還怎樣過活?
於是家變得很安靜,安不再與女人爭吵,下班後更多地流連在酒吧。
不少朋友勸他乾脆離婚,但安下不了決心。
女人的病他至今還瞞著父母,不敢讓他們知道。
這已是他的第三場婚姻。每一次婚姻耗去的不僅僅是大量的時間、金錢,還有一個男人的自尊和自信。
眼下,第三任妻子的入籍申請已基本辦好,估計不久就會成為正式的美國人。結婚,要花錢。離婚,同樣要花錢。
安對自己的未來沒有任何想像,他已經沒有力量再結一次婚。既然不能再結婚,又何必離婚?安說:「就這樣將就著過吧。也許這就是我的命。」
他成了「高級搬運工」
我把安的故事講給一位留美的中國青年,他很聰明地一笑,說:「這種事多了去了,我們管這種男人叫‘高級搬運工’。本來嘛,人家肯跟著你漂洋過海,一定有所圖謀。」
我知道海外的中國學子大多非常優秀,他們各自的奮鬥經歷也相當不易,一些人學業結束後還找到了不錯的工作,有了在國人眼中相當「豐厚」的收入。但比起當地人,華人畢竟是少數族群,大多數沒有融入主流,甚至可說生活在邊緣。
這些年輕人通常希望尋找同類膚色的婚姻,在美國實現有難度,於是利用各種機會回國相親。有些人確實找到了意中人,到了美國仍能心心相印,過通常意義的幸福日子。但也有不少中國女孩帶著對美國的夢想到了那裡,會發現眼前的現實與想像有極大落差。有的女孩會及時調整好心態,堅守自己對愛情的承諾。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安的童年經歷過飢荒,因為家境好,並沒有吃多少苦。1980年代,正趕上國門開放,他大學畢業後算最早的一批留美學生。
安是那種聰明但不太刻苦的人,但一路走得很平坦,幾年下來戴了一頂博士帽,然後找到一份薪水不錯的工作,自覺已逐漸融入美國社會。
安的學生時代,戀愛經歷並不少,在國內就有不少女孩追求。但安對未來有想法,覺得既然要出國,最好不在國內留下羈絆。所以,和女孩的交往都很理智地限定在某一個範圍,所謂「進可攻,退可守」。當然,去了美國,和國內女孩的交往自然斷了。
初到美國的安,自有一番雄心壯志,知道一個窮學生不會有什麼好價錢。再加上留學生中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女孩本來不多,且大多名花有主。那些沒有男伴的女孩在他眼裡又不值得追求,一來二去,直到工作了,三十多歲還是單身。
國內的父母早就急得不行,催他趕緊找對象。安也覺得自己該結束單身了。和第一任妻子是在公司的一次活動中認識的,是個藍眼睛的美國女孩,漂亮單純,也很個性。交往的時候甜甜密密,一起滑雪,一起野遊,很是投合。安也猶豫過,覺得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在一起會不會有困難?但那時愛意正濃,覺得一切都可克服,不到一年就結婚了。
婚後前半年還好,偶有磕碰安也覺得正常。本來嘛,兩個毫無血統關係的人組成一個家庭,哪能事事都順?但漸漸的問題來了,女孩愛享受,愛花錢,屬於「月光族」,她從小長在美國,衣食無憂,一切都來得很容易,覺得用不著為將來想那麼多。婚後一直是AA制,各花各的,共有的花費按協議分攤,這樣過下來當然攢不下錢。安想過安定的生活,要買房子買好車,但女孩覺得享受是第一位的。最要命的是,兩個人完全吃不到一起。戀愛的時候幾天見一面,吃吃西餐或吃吃中餐既新鮮又很情調,且那時彼此遷就,吃被放在非常次要的位置。但結了婚就不一樣了,兩個人為了吃什麼沒少鬧意見。後來變成各吃各的,再後來基本都到外面吃飯,家只剩下睡覺的功能。
安想不通的是,戀愛時有那麼多話說,一旦結了婚,話反而少了,甚至面對面都想不出說什麼。這也許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別。安認為很有意思的話題,女孩聽了一點反應沒有。而引得女孩哈哈大笑的笑話,安也覺得一點不可笑。
兩個人並不爭吵,但日漸冷淡,最後平和的分手。
第二次娶了一個回頭率很高的中國女孩
這次婚姻使安認識到文化背景的重要。他決定,如果再要結婚,一定要找中國女孩。
那時安還不到四十歲,算「鑽石王老五」。找對象的事一經家人傳開,上門提親的人絡繹不絕。他所在的公司有在華業務,再加上休假,每年能在國內往返幾次,待上兩三個月。這樣,他陸陸續續見了一些女孩,二十多歲三十歲上下。他的要求很簡單,英語要好,畢竟要帶出國,要能夠交流,語言不能從頭訓練。再就是相貌。不是自然接觸產生的感情,憑什麼交往下去呢?賞心悅目是必須的。
安談不上漂亮,但個子高,很帥,四十歲上下,事業成功,臉上帶出的自信頗有底氣,自然也成為吸引女孩的魅力。他看得出不少女孩都喜歡他,希望嫁給他。中國是個重男輕女的國家,安看過不少報導,不少家庭在懷孕時知道是女孩會要求終止妊娠。但說也奇怪,國內的婚姻市場總是女性多於男性。二十多歲的男人要找二十多歲的女孩,三十多歲的男人要找二十多歲的女孩,四十多歲的男人還要找二十多歲的女孩。
安要找的當然是二十多歲的女孩。
他也就找到了一個二十多歲的女孩。
女孩很漂亮,走到哪裡都有「回頭率」。樣子很甜,很會討男人喜歡。也有朋友勸安,太漂亮了有風險,帶到美國萬一跑了怎麼辦?
安也不是沒想法。他手中的美國籍,在中國是個好價碼,但到美國到處都是地地道道的美國人,根本算不得什麼優勢。再者,他雖有十多萬美元的年薪,折成人民幣是個不小的數字,但在美國,不僅消費高,稅也高,再除去保險等等雜七雜八,生活並不如想像的富裕。
安把這些都如實告知了女孩,女孩一臉單純,「我找的是丈夫,不是金錢。我愛的是你這個人……」等等,等等,一下就把安說暈了。安就定下來,和女孩結婚。
安帶回一個漂亮的中國太太,讓身邊的一干同事很是羨慕,小家安頓下來也算得上甜密。女孩初到美國,想家,不適應環境,常現出小鳥依人般的可憐相。安不但不嫌,反而覺得可愛。他陪她購物,帶她去朋友家吃飯,講解美國的風俗習慣。女孩漸漸適應了新的生活。安下班回來,能吃到可口的飯菜,然後兩人手拉手出去逛街,一起憧憬未來的好日子。
這樣過了不錯的兩三年,女孩的美國籍也辦下來了,而且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子。但他發現女孩在家的時間越來越少,他下班回來,常常一個人面對著冷鍋冷灶。也有過爭吵,但女孩還是我行我素。
問題出在他出差的幾個月裡,他晚上打電話時家中常常無人接聽。等回來時,妻子已經懷孕,孩子自然不是他的。對方是個藍眼睛的白種人,比安年輕,無正當職業,但能帶著女孩玩樂。這對女孩是個好遊戲。安能帶給她種種福利和生活的安全,但藍眼睛的白人青年能讓她快活。懷孕完全是個意外,妻子並不願意離婚。
安豈能容忍此等奇恥大辱,儘管女孩千般眼淚百般哀求,他還是把婚離了。
第二次離婚使安元氣大傷,有五六年時間不敢想再結婚的事。
第三次想娶一個能生孩子的賢惠女人
安也想過,自此就過單身的日子。這在國內還好想像,許多男人喜歡下班後流連在外,呼朋喝友吃飯唱歌,想出各種各樣的理由聚會。美國不同,人們下班後通常回家,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飯看電視,即使看球賽進電影院也總是以家庭為單位。安忙累了一天回到空蕩蕩的家,面對著喋喋不休的電視機,倍感寂寞。且父母年歲已老,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一打電話就嘮叨著要他趕快結婚,擔心有生之年看不到孫子。
安的思想並不傳統,但覺得人活一世,孩子總該要的。
要孩子自然得先結婚。
他在國內有一批混得不錯的朋友,交友範圍廣,眼光也不低。這樣,他看了一些照片,聽了一些介紹,心慢慢活了起來。
安覺得自己說話就五十了,想要孩子就得抓緊。
這一次他想好了,不把漂亮作為首要條件,長得差不多就行。關鍵是人要老實,能踏踏實實跟他過日子。當然,年齡不能太大,他還得指著她生孩子呢。
經過一番挑挑揀揀,最後確定了一個三十來歲的女人。不算漂亮,但還耐看。說話細聲細氣,對安也算體貼。這樣交往了一年多,安覺得自己已足夠謹慎,辦了手序後,把女人帶到了美國。
沒想到女人早已患有腎病,只是事先隱瞞未告他。
女人到美國第二年「發病」了。她當然是當做「新病」而不是「老病」。
安出差回國的時候,女人讓他買藥。女人的父母並不知情,把她先前用過的方子病歷都交給他。醫生一看病歷,告訴安是老病,只是原來吃藥治療控制得好而已。讓安喪氣的是,女人的這種病,目前尚無好的辦法根治。
安於是很鬱悶。
女人病了,需要治療,也需要照料和調養,別說生孩子,日常的家務都不大勝任。兩人再見面時,安問起她的病,女人一口咬定是到美國後得的。
她不知父母交出的病歷已經「出賣」了她。
安覺得自己特窩囊,夜裡睡不好覺,工作也不帶勁。
比起女人的病,女人的欺騙使他更無法接受。
但安始終未將此事說穿,問他為什麼?安說,說穿了有什麼意思,兩個人還怎樣過活?
於是家變得很安靜,安不再與女人爭吵,下班後更多地流連在酒吧。
不少朋友勸他乾脆離婚,但安下不了決心。
女人的病他至今還瞞著父母,不敢讓他們知道。
這已是他的第三場婚姻。每一次婚姻耗去的不僅僅是大量的時間、金錢,還有一個男人的自尊和自信。
眼下,第三任妻子的入籍申請已基本辦好,估計不久就會成為正式的美國人。結婚,要花錢。離婚,同樣要花錢。
安對自己的未來沒有任何想像,他已經沒有力量再結一次婚。既然不能再結婚,又何必離婚?安說:「就這樣將就著過吧。也許這就是我的命。」
他成了「高級搬運工」
我把安的故事講給一位留美的中國青年,他很聰明地一笑,說:「這種事多了去了,我們管這種男人叫‘高級搬運工’。本來嘛,人家肯跟著你漂洋過海,一定有所圖謀。」
我知道海外的中國學子大多非常優秀,他們各自的奮鬥經歷也相當不易,一些人學業結束後還找到了不錯的工作,有了在國人眼中相當「豐厚」的收入。但比起當地人,華人畢竟是少數族群,大多數沒有融入主流,甚至可說生活在邊緣。
這些年輕人通常希望尋找同類膚色的婚姻,在美國實現有難度,於是利用各種機會回國相親。有些人確實找到了意中人,到了美國仍能心心相印,過通常意義的幸福日子。但也有不少中國女孩帶著對美國的夢想到了那裡,會發現眼前的現實與想像有極大落差。有的女孩會及時調整好心態,堅守自己對愛情的承諾。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鬱悶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