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靦腆被稱為社交焦慮紊亂;工作中缺乏恆心和自製力則變成注意力缺陷;失去至親或是一段感情破裂帶來的痛苦成了創傷後抑鬱症;月經前情緒波動成了月經前營養不良或機能障礙……最近,有位荷蘭科學家還提出一種「空閑病」,「典型症狀」就是對假日或空餘時間無所適從。
真的是生活越富裕麻煩越多?筆者不由得想起了《紅樓夢》裡的薛寶釵。雖然「安富養榮,鐘鳴鼎食」,卻非要常吃「冷香丸」。如今的人富裕了,沒有黛玉先天的不足之症,卻也有人日日捧著藥罐子,年紀輕輕不停地往嘴裡塞藥。現在的人,身體毫無抵抗和擔待的能力,稍有不適就得用藥解決。
調查顯示,越富有的國家在醫療體制上的投入越多,飲食越好的人感覺自己患有某種疾病的傾向也越明顯。
但人對於健康的狂熱追求是沒有限度的。如今,有些人已經不需要出現任何症狀,只要瞭解患有某種疾病會有何危害,就會自動把自己歸入病人行列。
筆者認為,對健康的過度追求恰恰是不利於健康的。任何功能都是用進廢退,用自身能力克服和調整一定量的不適恰恰可以鍛練自癒機能和個人意志,運行在我們軀體中的抗體也需要積極地磨煉,通過戰鬥變得堅強。咱別一說胖就喘,一說跟國際接軌就嬌滴滴地調動最高科技,咱也得想想,科學是沒有盡頭的,每一種藥後面都有一串副作用的告示,你今天覺得靈的藥沒準兒就是幾十年後某個病的根源。
因此,人不能變成科學盾牌後面的一條肉蟲子,如果一個特定時期盾牌不在,我們就只能坐以待斃了。其實,什麼高科技都不如自強踏實。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提醒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