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偉大的抗日戰爭的初期階段,湧現出了許多光榮殉國的抗日烈士。你知道犧牲在抗日疆場上的中國第一位軍長是誰嗎?他就是忻口會戰中壯烈殉國的郝夢齡烈士。
一、行伍生涯
郝夢齡,1892年2月18日生於河北省藁城縣莊合村,家庭世代務農。他家境十分貧寒,只讀了三年私塾就被父親送到一家雜貨店當學徒,後因不堪忍受老闆虐待,投奔奉軍魏益三部當兵。魏益三看他勤奮好學,先後把他送往陸軍軍官小學、保定軍官學校學習。從1921年起,郝夢齡在魏益三部任營長、團長。1926年跟隨魏益三歸屬馮玉祥的國民軍,任第四軍第二十六旅旅長。在北伐戰爭中,由於他作戰英勇,升任第四軍第二師師長。打下鄭州後部隊改編,任國民革命軍第五十四師師長。1930年中原大戰後,兼任鄭州警備司令。後升為第九軍副軍長、軍長等職。
郝夢齡將軍為人正直,處世嚴謹,身為國民黨高級將領,卻沒有吸菸、酗酒、賭博、嫖妓等惡習。他喜好讀書,家中購有大量的古籍珍本,其中有半堵牆高的二十四史,有各種軍事兵法,有影印的藏經碑銘,有康熙字典、辭源等工具書籍。他常以歷史上的英雄人物如岳飛。文天祥、史可法等忠臣義上的歷史故事鞭策自己並教育部下及其子女。尤其喜愛、推崇文天祥的兩首詩《正氣歌》、《過零了詳》,這些都為郝將軍的壯舉打下堅實的基礎。
郝夢齡治軍非常嚴明,他在軍隊中不任用親屬,把受的賞賜分給部下。他還十分強調軍隊與民眾的關係,對於違紀犯民行為,決不寬縱。部隊在鄉間宿營,決不輕易打擾百姓,常以草秸雨天宿營、並一定將借得的草秸等物送還百姓。他強調喝了水,還滿缸,掃好地,再出門,以看不出軍隊宿營的痕跡為標準。他曾在一治兵語錄上摘錄軍歌一首,印發全軍背誦及歌唱。歌詞是:「三軍個個聽仔細,行軍需要愛百姓,挑水莫挑有魚塘,莫向人家射門板……」有了如此嚴明的軍紀,部隊中湧現出許多壯烈殉國的英烈就不足為奇了。
二、請纓北上
1930年12月,蔣介石發動了對中國工農紅軍的第一次反革命「圍剿」。郝夢齡曾率部與工農紅軍作戰,以失敗告終。1931年,第三次反革命「圍剿」被工農紅軍徹底粉碎後,郝將軍看到連年內戰使人民遭殃,血流千里,深為同室操戈而悔恨。到1934年蔣介石發動第五次反革命「圍剿」時,郝夢齡請求解甲歸田,未獲批准。1935年被調往貴陽、獨山、遵義等地,率第九軍負責修筑川黔、川滇公路。川黔公路通車後,第九軍又擔負起保衛和養護公路之責。1937年5月,郝夢齡再度請求解甲歸田。仍未批准,被調往四川陸軍大學將官班學習。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了,郝夢齡正在去四川陸大的途中。得知消息,立即自重慶返回部隊;請求北上抗日。他在請求報告中寫到:「我是軍人,半生光打內戰,對國家毫無利益。日寇侵佔東北,人民無不義憤填膺。現在日寇要滅亡中國,我們國家已到生死存亡的最後關頭。我們應該去抗戰,應該去與敵人拼。」關心國家生死存亡的心情躍然紙上。但不知什麼原因,國民政府軍事當局並未批准。後郝夢齡再次上書請纓,要求當局允許他率部出征。軍事當局見其報國心切,加之日軍沿平漢路、平綏路長驅直入,華北前線吃緊,才批准他由貴陽率部北上。
武漢人民恭迎郝夢齡、劉家琪靈柩
三、報定為國捐軀之志
郝夢齡將軍在北上抗日出發之前,已下定以死報國的決心。部隊途經武漢,他利用隊伍休息的時間回家與家人告別時,對兒女們語重心長地說:「我愛你們,但更愛我們的國家。現在敵人天天在屠殺我們的同胞,大家都應該去殺敵人。如果國家亡了,你們也沒有好日子過了。」他還寫好了一封信,封好後交給大女兒慧英,囑咐她三天以後再拆開看。十五歲的慧英不理解父親的心情,硬要立即拆開來看,郝夢齡不允,父女二人在爭搶中把信撕成碎片,丟進了痰盂裡,郝便隨隊伍出發了。將軍走後,慧英把信從痰盂中撈出,拼湊起來一看,原來是將軍留下的遺囑,還可以辨認出來的內容是:此次北上抗日,抱定犧牲。萬一陣亡,你等要聽母親的調教,孝順汝祖母老大人。至於你等上學,我個人是沒有錢。將來國家戰勝,你等可進遺族學校。留於慧英、慧蘭、蔭槐、前楠、蔭森五兒,父留於一九三七年九月十五日。
郝夢齡將軍率所部第四軍到達石家莊後,歸屬第十四集團軍司令衛立煌指揮。這時山西雁門關已經失守,晉北忻口成了山西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第一道防線。郝夢齡於是率部隊於10月初先期到達了忻口前線。在衛立煌的統一部署、指揮下,任中央兵團長(即忻口中間地區前線總指揮)指揮第九軍和晉綏軍第十九軍、第三十五軍、第六十一軍等部,堅守忻口以北龍王堂、南懷化、大白水、南峪線的主陣地。郝將軍夜以繼日地奔波在最前沿,視察陣地,部署兵力,指導搶修工事,鼓勵官兵奮勇作戰。他對官兵們說:「此次戰爭為民族存亡之戰爭,只有犧牲。如再退卻,到黃河邊,兵即無存,哪有官長。此謂我死國活,我活國死。」他反覆強調:人人都應抱定有我無敵,有敵無我的決心與敵拚殺。官兵備受鼓舞,誓死殺敵。
在忻口會戰正式開始的前一天,他給妻子劇紉秋寫下了最後的遺囑:「余自武漢出發之時,留有遺囑與諸子女等。此次抗戰乃民族國家生存之最後關頭。抱定犧牲決心,不能成功即成仁,為爭取最後勝利,使中華民族永存世界上,故成功不必在我,我先犧牲。我即犧牲後,只要國家存在,諸子女教育當然不成問題。別無所念……倘吾犧牲後,望汝好好孝順吾老母及教育子女,對于兄弟姐妹等亦要照拂。故余犧牲亦有榮,為軍人者為國家戰亡,死可謂得其所矣!書與紉秋賢內助,拙夫齡字。雙十節於忻口。」這些慷慨悲壯的話語,表明瞭郝夢齡為國捐軀、抗戰到底的決心。
在他的遺物中,人們發現他留給妻子的信,這是他最後的遺言。
四、血染疆場
10月11日,著名的忻口保衛戰開始了,指揮進攻忻口的日軍指揮官是第五師團長板垣征四郎,他集中日軍全部精銳,以飛機、大炮、坦克等精良武器裝備,組成「立體戰爭」的密集火力網,傾全力向我忻口陣地猛攻。當時,首當其衝的是佈防於中央地區的第九軍。面對強敵,郝夢齡毫無懼色,親臨第一線指揮作戰。在敵人飛機、大炮轟炸時,他指揮部隊躲入掩蔽部,待炮火一停,我軍又馬上衝上陣地,用步兵武器狠狠打擊日軍。敵人志在必得,我軍寧死不退,雙方多次展開了白刃肉搏,近距離互擲手榴彈,真是殺聲震天,血肉橫飛,戰況之慘烈,實為抗戰中之罕見。敵我雙方均損失慘重,陣地前佈滿了敵人的屍體。
10月12日,南懷化主陣地被日軍攻破,敵我雙方步炮兵主力在忻口兩北、南懷化東北的
204高地上,展開了激烈的拉鋸戰,一晝夜竟易手13次之多。第九軍在奪回被敵人佔領的高地時,有的團只剩下一個營的兵力。三二二團在經過反覆衝殺後只有百餘人了。郝夢齡在陣地上對他們說:「先前我們一團人守這個陣地,現在只剩下一連人還是守這個陣地,就是剩下一個人,也要守這個陣地。我們一天不死,抗日的責任一天就不算完。出發之前,我已在家中寫下遺囑,打不敗日軍決不生還。現在我同你們一起堅守這塊陣地,決不先退。我若是先退,一你們不管是誰,都可以槍斃我!你們不管是誰,只要後退一步,我立即槍斃他。」他又大聲問了一句:「你們大家敢陪我在此堅守陣地嗎?」所有官兵齊聲回答:「誓死堅守陣地!」次日晨5時,郝將軍命令所部開始向南懷化、新陳莊出擊。三二二團在前,晉軍在後,限三小時攻下,後因為傷亡過重,兩翼未動,還是停留在原陣地上。他在《陣中日記》中寫道:「連日晝夜炮戰甚烈,五日來,已傷團長一員,營長五員,連長二十員,士兵數百名。」「今日督戰,李(仙州)師長負傷,戴(慕真)團長負傷,官員受傷過多。往日見傷兵多愛惜,此次專為國犧牲,乃應當之事。」郝夢齡視死如歸的愛國之情,躍然紙上。
10月15日夜,總司令衛立煌增派七個旅交郝夢齡軍長指揮,由正面襲擊,左右兩側同時出擊策應,以期夾擊敵人。16日凌晨,我反攻大軍分數路扑向日軍陣地,槍炮聲如雷,喊殺聲震天,擔任反攻指揮任務的郝夢齡和五十四師師長劉家騏將軍親自到前線督戰,連克敵人幾個山頭,到了早晨5點,天已微明。郝夢齡恐怕天明後我軍陣地受敵炮火威脅,不能鞏固,不如乘勝追擊,迅速殲滅殘敵,於是揮兵奮進,敵軍混亂,以機槍、手榴彈掩護後退。這時,郝、劉二將軍已快到散兵線之前,距離敵人只有200米。在通過一段隘路時,郝夢齡被敵人的機槍子彈打中,倒下後仍力呼所部殺敵報國,而後壯烈犧牲,劉家騏也為國捐軀了。
1937年10月24日,郝夢齡的靈柩由山西運到武漢。武漢各界舉行公祭,之後以國葬儀式安葬於武昌卓刀泉。為紀念郝夢齡的功勛,漢口北小路改名為郝夢齡路。1938年3月12日,在延安召開的追悼抗敵陣亡將士大會上,中國共產黨高度評價了郝夢齡抗日殉國的精神。
郝夢齡將軍是抗戰初期犧牲在抗日疆場上的第一位軍長,1938年的小學國語課本中就有「中國第一個軍長」的題目描寫他。
- 關鍵字搜索:
- 郝夢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