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百年功過後人評 錢學森欠一聲道歉

 2009-11-05 13:4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的科學家錢學森,10月31號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他為中國的導彈和人造衛星研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並在推動人體科學方面功不可沒。不過,在大躍進期間,他迫於政治壓力,論證「畝產萬斤」可以實現。外界評論說,錢學森欠一聲道歉。

錢學森1911年出生,浙江杭州人,1935年赴美國留學,1939年獲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1947年晉升麻省理工學院教授,1949年升任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主任、教授。

錢學森的導師、「超音速飛行之父」馮‧卡門,在1967年出版的自傳中,稱錢學森為「美國火箭領域中最偉大的天才之一,我的傑出門生」。

1955年,在中、美政府長達幾個月的日內瓦雙邊會談之後,錢學森離開了生活和工作了25年的美國,也把人們對他是否幫中國共產黨做間諜的爭議留在那裡。此後,他再也沒有去過美國。

返回中國後,錢學森創建、主持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成為中國火箭、導彈及航天技術發展的主要奠基人,曾任中國科協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

錢學森去世後,獲得官方高度評價。曾在外交部工作的大陸網路作家楊恆均指出,多年來官方宣傳錢學森政治模範的作用,遠超過他的科學家身份。

中共建政後,一心回國支援祖國建設的科學家和學者眾多,而錢學森是沒有受到反右等政治運動影響的少數。1989年,他表態擁護鎮壓天安門學生民主運動。2002年,《人民日報》發表他學習江澤民「三個代表」的心得。

天體物理學家方勵之教授接受BBC中文網採訪時說:「錢學森當然是個有成就的科學家,但是他的政治立場我是不認同的,特別是回國以後,從58年開始,他就說甚麼畝產可以多少萬斤啦。」

在1958年大躍進期間,錢學森在《人民日報》上發表「糧食畝產會有多少?」的文章,以科學的名義論證「糧食畝產幾萬斤是完全可能的」,為毛澤東的「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提供了依據。

在哄抬、謊報、浮誇風的吹刮下,當時各地的農作物「衛星」相繼上天,水稻最高畝產達11萬斤。大躍進大刮「共產風」,導致三年大飢荒,餓死3千多萬人,一些地區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慘狀。

原毛澤東的秘書李銳在《反思大躍進》的文章中記述:毛澤東說,他是「看了大科學家錢學森的文章,才相信畝產萬斤的」。

前新華社記者、現任職上海《東方早報》的財經作家吳曉波,發表題為「錢學森,你的偉大只欠一個道歉」的文章,引起大陸網民熱議,許多網民對錢學森的黨性、以及將科學用於政治感到遺憾,並認為三年大飢荒歸根結底是共產黨造成的「人禍」。

原中央黨校理論研究室副主任、胡耀邦智囊阮銘對自由亞洲電臺說:「在1962年的時候,劉少奇有個報告,他說『三分天災,七分人禍』。當時地方上一些頭腦比較清醒的,都已經當成『右傾分子』已經打掉了。有一些人故意譁眾取寵,故意討好領導,順著爬。有一些人迫於這種形勢,也不敢講話。」

當年被打成右派的退休高級工程師陳詩對美國之音說:「黨就是國,國就是黨天下。在這種情況下,錢學森不可能獨善其身,他要投入他的事業。在當時來講,真正誰能夠那麼瞭解共產黨啊,特別是他在美國那麼長時間回來,不可能的。」

錢學森逝世後,中共官方媒體在大量報導他生平成就的同時,卻隻字不提他在人體科學方面的貢獻。在七、八十年代的氣功高潮中,錢學森超越實證科學,提出了「人體科學」的理論,他作過上百次相關報告,彙集成《人體科學與現代科學縱橫談》一書。

當時,錢學森與國防科工委科技委主任張震寰將軍,親自組織創建了中國人體科學學會,並擔任主要負責人。

錢學森認為:氣功、特異功能是客觀存在的,「氣功是打開人體科學大門的鑰匙」,他把氣功、特異功能、中醫理論的研究置於系統科學框架之內。他指出:氣功、中醫理論和特異功能,蘊育著人體科學最根本的道理。

1999年中共江澤民鎮壓法輪功之後,錢學森的言論被封殺。據原中國科學院博士生導師李寶慶透露,鑒於錢學森的威望,江澤民曾數次登門,親自要求錢學森對鎮壓法輪功表態,但都未能如願。

原中國人體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武術家、中醫師李有甫表示:錢學森提出的「人體科學」理論,以及他對高層決策的影響力,給當時氣功在中國的興起,帶來相對寬鬆的環境,而且對中醫和傳統武術的復甦,也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他對推動中國人體科學作出的貢獻不可磨滅。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NTDTV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