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蹤者的足跡》這本書的副標題是"文化大革命期間的青年思潮"。文革十年,無疑是歷史上思想專制極端徹底,思想禁錮極端嚴酷的十年。然而,有一小批青年,懷著對真理的赤誠追求,冒著被打擊迫害的巨大風險,憑著十分稀少的精神資源,進行了極其嚴肅認真的學習和思考。儘管從人類思想史的角度看,他們的思想成果並沒有什麼新穎原創之處,但是他們獲得這些思想的那一經驗過程,卻堪稱獨特而彌足珍貴;而他們堅持獨立思考與"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英勇精神更是可歌可泣。《失蹤者的足跡》這本書裡提到的思想者們,絕大多數都挨過批鬥,坐過監獄,不少人甚至犧牲了年輕的生命。無論如何,這一段艱苦卓絕的思想歷程是不應該被後人遺忘的。
這裡的"失蹤者"一詞取自上海學者朱學勤的一篇很有影響的文章《思想史上的失蹤者》,該文發表在1997年的《讀書》雜誌上。所謂"思想史上的失蹤者"是指,在當年,有一小批青年(主要是老三屆中的一小批人)在認真地思想;他們沒有知識份子的名分,卻在思考那些知識份子才去思考的宏大問題;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他們很難找到什麼方式得以公開發表他們的思想,因此他們很難在思想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記;而到了後來,其中很多人放棄了思考。但我們絕不能因此而否認或抹煞這一段特殊的思想歷程。不要忘了,正因為有這一段特殊的思想歷程的存在,這一代人才獲得了"思考的一代"的美稱,儘管在這一代人中間,真正的思考者只佔很小很小的部分。另外我們也要看到,他們的思考並不是徒勞無功的。事實上,他們的思想帶動了整整一代人的思想變化,對後來中國社會的變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976年"四五"天安門運動就是這股思潮的一次集中爆發。當我們考察後來的思想解放運動、改革以及自由化思潮時,也必須追溯到文革期間的這一段特殊的思想歷程。
眾所周知,在今日中國,文革研究仍屬政治敏感領域。感謝印紅標博士,十年磨一劍,完成了這部五十多萬字的巨著。《失蹤者的足跡》一書是在作者的博士學位論文的基礎上補充修改而成的。這也要感謝北大的指導老師,他們敢於支持這樣的選題並通過作者的博士論文答辯。然而,這樣一本好書卻無法在大陸問世而只能交給香港出版。一部打撈"思想史上的失蹤者"的書,在它最應該現身的大陸卻不得不處於半失蹤狀態。這不能不令人深感遺憾。
因此,我不得不再一次回到言論自由的問題上來。我們這個民族在經歷了空前徹底而嚴酷的思想禁錮和文字獄,在付出了極其重大的鮮血與生命的代價之後,直到今天,竟然都還沒能為自己爭得言論自由出版自由。我們做得實在太不高明瞭。在這裡,抱怨專制統治者是沒有意義的。就像我早講過的,屋子漏雨不要去怪老天爺,只能怪自己沒把屋頂修好。
不錯,今日中國,官方的言論尺度確實要比"民主牆"時期和 "六四"之前都要寬一些,但是來自體制內外要求衝破文網的動力卻比當年更薄弱。困難在於,有太多的人滿足於從網眼裡鑽過去而不是粉碎那張網。就在不久前的法蘭克福書展上,幾位官方代表團的作家、學者(好在不是全體),在戴晴、貝嶺上臺發言時居然離場抗議,以示"和黨中央保持一致",然而在他們的發言中又竭力宣稱今日中國是如何地言論自由。就是這樣的作家、學者,有的還號稱"獨立",還寫過"自由主義"的論著呢。
《失蹤者的足跡》一書共 563頁,分上下兩編。上編:紅衛兵運動時期的青年思潮(1966-1968),下編:"上山下鄉"和"四五"運動期間的青年思潮(1968-1976),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於2009年出版。中國社科院哲學所研究員、文革研究者徐友漁和上海大學教授、思想史學者朱學勤都對此書給予高度評價。我和作者有數面之交,包括接受他的採訪。我知道作者為這一課題的研究付出了巨大的心血。現在這本書終於問世,我很為作者高興,也向他表達我的敬意。
(文章只代表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胡平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