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上海電臺動感101《音樂早餐》節目的兩位主持人在播放音樂間隙,用上海話聊天逗聽眾。一名聽眾給節目熱線發了一條簡訊:"求你們不要說上海話了,我討厭你們上海人!"其中一位主持人回應:"......這位聽眾,請你以一種,團成一個團的姿勢,然後,慢慢地比較圓潤的方式,離開這座讓你討厭的城市,或者討厭的人的周圍。"一時,關於上海人的排外成為網路上的熱門話題。據說在由大陸網友排名的排外城市中,北京、上海與廣州,經常被排在前面。而在去年一項調查表明,外地民工認為北京是"排外",上海是"勢利眼"。
其實哪裡都有排外。日本人的排外就非常嚴重。日本自認為是個單一種族的國家,對不能說流利日語的亞洲人相當排斥,不過如果能說流利的英語又當別論。而中國各個城市都有對外地人的歧視,只不過北京、上海和廣州因為外地去工作打工的人口眾多而比較容易被大家感覺到而已。
依我看,北京人的排外主要是因為歷史上皇城,給皇宮貴族當差的多,形成了莫名其妙的比外省人高人一等的優越感。這種優越感到了現代,又因為北京作為紅朝權力中心而在城市建設、物資供應、工資待遇、政治重要等多種因素的優先權而得到極大的加強。
上海人的排外,似乎也是基於優越感之上的。不過在我看來,絕沒有北京的歷史悠久。上海本來應該是最不排外的城市。真正的上海城,只不過是在現在的南市區那塊地方,那裡到現在還有大小東西南北門,算是舊時上海城的遺蹟。現代上海發展,是從租界開始的,美國奉行機會均等,開放美租界為公共租界,繁榮了十里洋場,不僅是外國"冒險家的樂園",也使中國的民族工業有了大發展。來自中國各地的"新移民"成了上海的主要人口,也形成了有別於上海"本地話"的現代上海話。現在被人們認定有排外性的上海人,大多數家族在上海生活不會超過五代。
1949年以前的上海,就金融和商業而言,公認比較成功的是廣東人,如位於最繁華的南京路一帶的先施、永安、新新、大新這四大百貨公司都是廣東資本;寧波人,如被人稱為浙江財團的金融資本,當然還有江蘇的榮氏家族,這些都是活躍在上海的"外地人"。就是平民百姓也可以隨意到上海闖天下。本人老家村子裡就有很多人到上海當學徒,後來有的闖出名堂自己當老闆的,也有混不下去回老家守那一畝三分地的。就是和洋人打交道的,也有三六九等。上流的,被叫做買辦,普通百姓聚集在外國人集中的外灘一帶混飯的也不少,尤其在外國輪船停靠的洋涇浜一帶,他們創造的中西式英語也因此被叫做"洋涇浜英語"。那時候的歧視當然也有,但並非"上海人"對"外地人"。
現在人們概念中的上海人排外,形成於1949年以後。首先,由於外國資本,買辦資本和民族工業近百年的發展,上海的工業基礎在全國是最好的,管理也是最先進的,儘管在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受到重創,其產品質量還是首屈一指的。記得在文革中,各地到上海出差和探親的人都兼有一項替親戚朋友同事採購日用品的任務,這種情況甚至延伸到改革開放的早期。那時上海製造的名聲有點像後來的日本貨。除了日用品價廉物美,上海的交通、工資、文化等都優於全國大部分城市,使得居住在上海的居民確實有其它城市居民沒有的優越條件。
然而,這些優勢並非是個人努力得來的。1949年以後實行的嚴格的戶口管理制度,使得其它地區的居民幾乎不可能成為上海居民,更不要說是農村戶口的人了。沒有上海戶口,入學、就業幾無可能,長期生存就成了大問題。文革期間有下放知青回城呆著的,那是完全靠父母生活,並非真的可以生存下去。"上海人"和"外地人"的區別這才真正的顯露出來了,"排外"有了土壤。
可見,這種排外是戶口管理和計畫經濟的產物。最近這些年,工作、人口的流動性越來越大,全國各地在上海工作、學習的人也越來越多,而外國資本、技術的廣泛引入也使上海日用消費品的優勢不再存在。在這種情況下,上海人的排外也勢必逐漸弱化。當然,由於歷史和地理的原因,上海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仍然有很多優勢。只要不合理的戶口制度還存在,這種優勢所導致的區域性排外就不可能真正消除。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孤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