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國內科技文化諸領域長時期的頹勢,高校去行政化的呼聲越來越高。參與者的拳拳之心可嘉,然而這種無視或迴避本質的撓痒痒,最終意義不會太大。
先問大學是做什麼的。撇開早期大學的神學性質,西方近現代大學是科學思想和人文精神的橋頭堡和集散地。而大學的靈魂,用我們熟知的話語概括就是,「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大學聚積和培養的是該民族的菁華和希望,不但能夠「妙手著文章」,即有專業的學養,同時還應該「鐵肩擔道義」,即有獨立的人格,不缺鈣,負得起責,是個大寫的正立的人字。
比如英國,近現代各領域的精英,很多都有牛津或劍橋的背景:牛頓,彌爾頓,達爾文,羅素,凱恩斯等等,不勝枚舉。而英國不獨有牛津和劍橋。1776年才立國的年輕美利堅後來居上,獨步一時者,無他,仍然是教育。作為同為盎格魯·撒克遜種族,英美似乎離我們有些遠,那就看看我們的東鄰,淵源很近的「小」 日本。日本的發展以1868年明治維新為界,之前和我們情形相彷,可人家現在呢,世界首屈一指的最發達國家,而明治維新離現在才多少年?考日本成功的秘訣,無他,依然是教育。是故教育興則民族興。
再考察政權和政府。政權有合法得來的,因而光明正大,用不著偷偷摸摸,比如民選者。有靠不光彩手段得來的,比如謊言和欺騙,因而總像做賊一樣,鬼鬼祟祟,掩蓋真相,以保政祚綿長。因而政府有為民的政府,著眼於民眾的福祉,和該民族的興衰存亡。也有為一己私利的政府,著眼點是政權。前者開啟民智,因而大辦教育,惟恐其不興。後者則惟恐民智開啟,因而一味地控制教育,施行愚民政策。至於其它,吾身之後,管它洪水滔天。
而國內的某組織——為免觸及G點,姑且這麼稱呼——靠學潮起家,自然知道大學的厲害,比如五四運動,一二九運動等。二十多年前那件不愉快的事件更是讓人心有餘悸。控制住了高校,便等於控制住了源頭。而控制高校的有效手段之一,經驗表明,就是目前形式的高校行政化。學校衙門化,思的是紅頂子,想的是票子和奶子。窮經白首,寶典厚黑謀略。仰望星空?迢迢銀河暗渡,理想國裡沒有柏拉圖。節操學養?民眾疾苦?哈哈哈哈哈。天下終於太平。
因此,以為政府不知道如何發展教育也太冤了。只是熊掌和魚,這是個問題。長江計畫也罷,千人計畫也罷,終歸是做做樣子。沒有土壤,再好的苗子最後只能是豆芽菜。故而目前形勢下討論高校去行政化有些空談。
此外,作為副產品,本文的一個推論是:中國沒有雄才大略,只有宵小和權蠹。
2010.6.27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民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