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中文版和中國建設銀行在北京發布2010年《中國私人財富白皮書》顯示,2010年中國內地千萬富豪人數將達到38.3萬人。六成富豪涉足房地產業 據福布斯統計數據,由於房地產價格近十年持續攀升,房地產業的可觀利潤造就了11.6%的千萬富豪。
中國在「以權力創造市場」的過程中,雖然政府的壟斷行為逐漸減弱,但仍控制著重要的政治經濟資源,這使得富人的成長都離不開獨特的制度環境。在經濟領域,政府一直努力試圖在維持對經濟干預的格局下引入市場機制,從而形成了權力與經濟密切結合且互相依賴的特徵。正是這種制度決定了富人在其發展過程中,只能通過對權力的依附獲得財富,其資本積累的速度與規模取決於他們與權力互惠的程度,而不僅僅取決於他們實際的競爭力。也正是由於富人的資本積累主要是通過權力的交換來實現,所以他們與權力一道成為與大眾爭奪社會資源的另類競爭者。換言之,窮人失去的利益一部分被權力所剝奪,另一部分則被富人所掠奪。
財富轉移和集中是在權力大舉侵入經濟領域之後,由於掌控財富和權力的人有條件降低制度成本,進而支配更多的資本,使得社會財富迅速積聚到極少數人手中。幾乎所有的貪官背後,都緊密連接著一長串的商人,牽扯著或明或隱的巨大利益。
暴富了的「有權人」和「有錢人」迅速結成了生死利益同盟,他們幾乎滲透到所有的政治領域和經濟領域,在土地資源、礦產資源、金融資源、壟斷資源諸方面佔據絕對優勢,他們在遍佈全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城市開發建設、公共工程建設、農村水利建設以及能源、電力、通信、製造等行業頻頻出手,攫取和積累的隱性財富或灰色財富巨大,從而加速了中國貧富問題的惡化。
中國富人暴富集中於房地產市場和資本市場,據福布斯統計數據,由於房地產價格近十年持續攀升,房地產業的可觀利潤造就了11.6%的千萬富豪。近九成千萬富豪運用個人資產進行了投資,其中房地產、股票、基金最受歡迎(不包括現金儲蓄)。在千萬富豪中,選擇房地產投資及股票投資的都超過六成,遙遙領先;基金投資和另類投資緊隨其後。
我國城市化和城鎮化速度空前加速,湧入城市人口數量龐大,對城市住房的需求量極大,剛性需求強。中國城市化過程中催生了房地產行業巨大的需求,而房地產業一直就是富翁的搖籃,只是這種趨勢在2009年體現得更為淋漓盡致。
資本市場是中國又一個暴富的戰場,特別是創業板創造了大批財富新貴。中國富豪財富積累的時間極其短暫,由此也暴露出財富來源的路徑問題。在國外,掙 2000萬美元的財富,平均需要15年時間。把2000萬美元變成2億美元,國外需要10年時間,而在中國往往這一過程只需要1至3年。在中國,什麼人擁有驚人的財富?一是靠權力和資本尋租;二是擁有灰色收入;三是從事採礦等資源性或壟斷性行業。
2009年中國的灰色收入是多少?儘管沒有權威的統計數據,但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王小魯博士發表的調研報告顯示,僅2008年中國的灰色收入就達到5.4萬億元,這個數據接近2008年全國財政總和。財政收入要用於全國各省各個領域包括13億民生項目的預算支出,而同樣龐大的灰色收入只是肥了人數並不多的少數官員。王小魯曾對2005年和2008年的灰色收入作過詳細研究,通過對比發現,過去三年中灰色收入以比GDP增速更快的速度在增長,國民收入分配的差距進一步擴大,富人們拿走了越來越多的財富。
由此可見灰色收入是中國除財政收入之外的又一條吸血管道。第一條是正式的財政聚斂,是明確寫在法律上的。第二條吸血管道是隱性的,基層官員通過搜刮民脂民膏,再逐級逐級進貢,這樣,形成一個巨大的金字塔型的分肥機制。灰色收入其實都是腐敗的產物,如此之高的腐敗成本必然惡化日益嚴重的貧富差距。
王小魯認為龐大的灰色收入,主要是圍繞權力對公共資金和公共資源的分配而產生的腐敗、尋租、侵佔、掠奪行為,以及壟斷國企的不適當分配。在權力缺乏有效制約和監督的情況下,任何權力都會自發地追逐經濟利益,導致權力對社會財富的侵吞和掠奪,從而引發嚴重的分配不公和社會衝突。
這種權錢結合的情形在房地產領域表現得最為突出。國家統計局調查資料表明,2007年,中國居民戶均60%的財產來自房屋。作為中國居民財產的主要構成部分,房地產成為國家GDP主要增長點,也是滋生腐敗的溫床。近年來政府查處的官員腐敗案顯示,涉案官員大都擁有多套多幢住宅。上海浦東新區原副區長康慧軍案發時,這位「炒房局長」擁有27套住宅,市值超過6000萬;59歲的上海市房管局副局長陶校興名下擁有29套高級公寓及別墅;上海市曾對2000 多名市屬官員購房情況摸底,發現擁有八九套住房的比比皆是,這還不包括以非近親屬名義持有或由其他人代持的房產。山西陽泉市城區公安局巡警隊隊長關建軍在北京擁有住房27套,價值1億多元。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