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經過櫥窗的你,不知對這樣的事情是否有所聞:聚上幾個有相同購物愛好的好友,鬥志昂揚的飛到巴黎,住上小旅館,吃著速食麵,安頓妥當,衝進各種奢侈品牌的店舖「瘋狂掃貨」。他們可以委屈自己的肚子,也可以暫時「蝸居」小旅館,為了在國外消費「物美價廉」的奢侈品,一切都忍了。
在我國,國內消費奢侈品的數額明顯低於從國外購進的數額。世界奢侈品協會今年6月9日發布的《世界奢侈品協會2011官方報告藍皮書》顯示,中國消費者去年在歐洲奢侈品消費近500億美元,是國內的4倍。數字驚人,不禁愕然。
巨大價差逼人國外購物
看看奢侈品在國內和國外存在的巨大價格差,就不難理解大批國人出國購買奢侈品的現象了。
在美國,一條Levis牛仔褲在折扣店賣20美元,而同樣一條褲子,在國內的專賣店至少要賣700元人民幣。這看來也許算不上奢侈品,但像勞力士、路易•威登、古奇等名表、名包等,這差額比較起來,就不是幾百元的小錢了。在國際市場上,一隻普通勞力士手錶的價位,從1000美元到15000美元不等,在歐美市場上的售價通常不到國內價格的一半甚至是1/3。也就是說,在國內買一隻與國際市場上同款的勞力士表,需要至少18000到270000元人民幣。此外,有些奢侈品還具有投資和收藏的價值。
一位海外購物達人告訴筆者,日本進口奢侈品的價格,比在原產國的售價高出50%,有的甚至要高出60%。比如一隻在巴黎賣5000美元的LV皮包,在日本需要7500美元,相當於576075日元。日本政府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保護自己的民族產業。在中國,一款標價為20500元的Coach手提包,在Coach的英文官網上,售價僅為2000美元,約合人民幣12768元,比國內便宜近40%。在韓國,由於對奢侈品徵收的關稅和增值稅比中國低,因此算起來,中國市場的奢侈品價格比韓國要高出20%。一款在韓國售價6713508韓元的愛馬仕毛衣,約合人民幣40000元,在中國要花費48000元,才能買得下來一件一樣的。
根據商務部統計,手錶、箱包、服裝、酒、電子產品這五類產品的20種品牌高檔消費品,境內售價比香港要高45%左右,比美國高51%,比法國高72%。
而購物網站始終對奢侈品熱情不減,集中在手錶、皮具箱包、服裝服飾、鞋品、珠寶飾品等類型上,生意做得熱火朝天。原價7990元LV經典老花M40145女包,網上只要1598元。能買到便宜又喜愛的皮包,對於時尚愛好者來說,是件讓人垂涎欲滴的事情。但其中良莠不齊,假貨不斷出現,讓不少花了大價錢的消費者叫苦連連,上當受騙的消費者不在少數。由此,出國購買來的省心痛快,也助長了人們的國外消費熱情。
不少海外購物達人表示,去國外買幾件東西,節省的錢,等於免費旅遊還有賺的。
人民幣升值助長消費慾望
近年來,很多國家的貨幣對美元都大幅度升值,人民幣也不例外。
人民幣升值顯然更助長了人們消費的熱情,似乎港澳購物已經滿足不了中國人了。與2005年7月匯改前相比,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幅度約30%。如果美元繼續走軟,人民幣仍然有繼續升值的空間。這種情況下,對於中國人來說,不去國外多多消費,如同錯過了一個大便宜。
筆者在採訪和瞭解中發現,近期到銀行辦理換匯的人不在少數,人民幣升值的趨勢在短期內反轉的可能性也比較小。
這樣看來,現在的人們還是熱衷於在國外消費奢侈品的。人民幣升值前,在中國的一款Prada裙子需要8萬元人民幣,而人民幣升值至今,同樣的一款裙子需要大約6.4萬元左右就可以搞定了,這對國人來說怎麼會沒有吸引力?
稅費爭議多
過高的稅費同樣是奢侈品消費迴避不了的問題。高達20%的iPad進口稅稅率,讓很多人對其望而卻步,這是不爭的事實。無疑國內高昂的稅費是影響進口商品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在我國海關稅則中,分等級進行徵稅,例如對進口轎車的稅率劃分是依據發動機排氣量,排氣量4升以上的車型稅率高達40%,3到4升的車輛也有25%的稅率。
另外,國內市場上的高流通成本也抬高了商品價格。自2001年底,我國多次降低關稅,但國內流通環節的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各種費用仍然偏高。商務部有關負責人曾建議:「可考慮適當降低化妝品、高檔手錶等商品的相關稅率,促進有國內需求的高檔商品增加進口,將部分境外消費轉化為境內購買,擴大國內市場的銷售收入。」如今,降稅已是不了了之的事情,然而中國人有增無減的消費需求的趨勢,不會不了了之。
此外,新的消費觀念正在影響著中國消費方向。據世界奢侈品協會發布的《世界奢侈品協會2010-2011年度官方報告》預測,在未來的3到5年內,25歲到30歲的消費者將成為中國購買奢侈品的主力軍,中國奢侈品消費者年輕化已成為大趨勢。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奢侈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