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AsiaPac
【看中國記者楊浩綜合報導】溫家寶在北京政治局9人中,是進入中央最早的,有「四朝元老」之稱,經歷了胡耀邦、趙紫陽、江澤民和胡錦濤時代,其政改之路起伏跌蕩,但今仍抱初衷,尤其近期在達沃斯論壇上指出,擴大民主「可先從黨內做起,由黨內逐步擴大到黨外」,更是耐人尋味。
達沃斯論壇再論政改
法廣報導,2011年9月14日,溫家寶在大連出席第五屆夏季達沃斯論壇再次高調談政改並公開指出,擴大民主「可先從黨內做起,由黨內逐步擴大到黨外」。
溫在該會致辭中做題為〈實現更長時期、更高水平、更好質量的發展〉的演講。他指出,堅持依法治國,從制度上改變權力過分集中而又得不到制約的狀況,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和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在當天下午的企業家座談會上,溫回答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和企業家的提問時,其中專門談及政改話題。他說,堅持依法治國,這就需要改變以黨代政、權力絕對化和權力過分集中的現象。為此,必須改革黨和國家的領導制度。
溫家寶還強調司法機關的「獨立性」。他指出,檢察機關和司法機關要保持應有的獨立性,不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溫家寶專門談及人民的民主權利,尤其是「選舉權」。他說,在擴大民主這個問題上可以先從黨內做起,由黨內逐步擴大到黨外。
借鄧之意 抒改革之懷
溫家寶出席達沃斯論壇時提到,維護司法公正獨立和社會公平正義,早在30多年前十一屆三中全會就提出來的。「黨政分開」也是鄧小平在30年以前就提出來的。
中國社科院政治研究所首任所長嚴家祺對海外媒體說,1986年到1987年,當時趙紫陽是中央政治體制改革5人研討小組的負責人,溫是其中一員,主要負責研究「黨政分開」問題,「黨政分開」曾寫到十三大的趙紫陽的政治報告裡。
當年,胡耀邦、趙紫陽主政時期著手改革「黨政不分」,當時取消了一些部委的黨組,但1989年6月之後,就全面回到了高度集權、以黨代政。之後的十四大到十七大,「黨政分開」再沒有在報告中出現。
對主政著手改革時期的趙紫陽,溫家寶有著深厚的情懷。2010年4月15日溫家寶在大陸官方媒體《人民日報》撰文紀念胡耀邦逝世21週年中談到,1985年10月,他調到中央辦公廳工作後,曾在胡耀邦身邊工作近兩年。作為中央辦公廳主任,經常到胡耀邦家中看望。
「1989年4月8日上午,耀邦同志發病搶救時,我一直守護在他身邊。4月15日,他猝然去世後,我第一時間趕到醫院。1990年12月5日,我送他的骨灰盒到江西共青城安葬。」
六四決策 難踏紫陽門
然而對同一時期另一位主政改革者趙紫陽,溫好像有難言之隱。北京奧運會之後,溫家寶來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他在接受CNN電視採訪時,主持人Fareed Zakaria拿出1989年趙紫陽在天安門廣場接見絕食學生,時任中央辦公廳主任的溫家寶,陪同當時的中共總書記趙紫陽在天安門與學生見面的照片,隨後問他從中學習了什麼教訓。
溫家寶看了照片後,兩唇緊閉,下巴不停微顫,低頭沉默幾秒,隨後他發表一大段有關推動中國民主進程和政治改革的講話。
媒體人士劉逸明在德國之聲撰文〈溫家寶再吁政改,是干雷還是甘雨?〉一文指出,2010年,一再被中共當局禁止出版的前總理李鵬的《關鍵時刻——六四日記》在香港面世。李鵬寫到溫家寶在關鍵時刻作為中辦主任,沒有執行總書記趙紫陽的指示召開政治局會議;而且拒絕趙紫陽批示給訪問加拿大和美國的人大委員長萬里發電報,召萬提前回國。
李鵬揭示的內幕,與「六四」之後,溫家寶再沒有踏入過長期遭軟禁的趙紫陽家門的傳聞結合在一起,令人對溫的政治質量產生質疑。
2010年9月23日,當CNN電視臺FAREED ZAKARIA GPS欄目主持人Zakaria再次專訪溫家寶時,溫對其說,為推動政治改革「風雨無阻,至死方休」。
獨唱政改 伴奏無人
有趣的是,大陸官方媒體新華社在報導溫的講話時,僅以一句話將其關於政改的表態一帶而過。中共其他8位常委也保持沉默。但溫的講話記錄還是因網路和電視直播在公眾中流傳。
日本《產經新聞》發表見解說,多年來在形容中國政治改革的時候,中外觀察家常用的形容詞包括「難產」、「舉步維艱」、「千呼萬喚不出來」。
美國之音報導,《炎黃春秋》總編楊繼繩認為,2011年3月10日,吳邦國在全國人大工作報告中強調「五不搞」:不搞多黨輪流執政,不搞指導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權鼎立」和兩院制,不搞聯邦制,不搞私有化。吳的講話是代表北京政局集體,是正式講話。他的「五不搞」是正式在人大會議上提出來的,這就不是個人看法了,起碼經過常委討論。而溫家寶談政改則是個人表達一種態度而已,為其明年退下來以後留下一個好名聲。
- 關鍵字搜索:
- 溫家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