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苦的命運和時代造就了臺灣歌仔戲國寶級藝師人物──廖瓊枝。李唐峰攝影
約半個世紀前,黃曆12月23日那一天,鑼鼓喧天好戲連臺。國寶級歌仔戲藝術家、當時才二十出頭的廖瓊枝心想,待這場晚場戲結束,一年又過去了。
隔天12月24日是民間「送神日」,隨後民眾便會開始大掃除、準備過年,觀眾也會因此減少。所以依照慣例,戲班將會在今晚宣布停戲不演,待到隔年初一再以「扮仙戲」開張。忙碌的戲班生活才會重新開啟新的一年。
可是當戲劇結束,劇團在台上宣布明天不演的消息時,台下的男性觀眾居然開始鼓噪,「拼厝內是查某人的代志,跟查埔人無關啦!」尚未過足戲癮的他們硬是留在現場不讓劇團停演。這樣的場景讓廖瓊枝一愣,「哇,大家真的很愛看戲!」心裏是既激動又感恩。
於是,12月24日,「龍霄鳳」並沒有謝館,繼續演出。演出時人山人海,不僅走道坐滿了人,甚至還有人爬上走廊邊的窗戶,拆掉玻璃窗,兩手「勾」在窗欞上看戲……
那是民國四十五年左右,在宜蘭羅東三星鄉,廖瓊枝於「龍宵鳳劇團」擔綱演出時發生的真實故事。當時的情境歷歷在目,時至今日,廖瓊枝印象依然非常深刻。
廖瓊枝老師(鄭武雄攝)
廖瓊枝的「哭調」真情流露,聲淚俱下的演出讓她擁有「全臺灣最會哭的女人」的稱號。廖瓊枝歌仔戲文教基金會提供
悲苦命運
造就臺灣最會哭的女人
臺灣有句俗諺:「父母無聲勢,送子去學戲。」當年會去戲班學戲的孩子,多半都是窮苦人家,父母無法提供基本生活,只好將孩子送去給戲班照顧、訓練,將來出社會後也有一技之長可謀生。
在那個辛苦的年代,廖瓊枝走上唱戲之路,個中苦楚難以言喻。自幼失怙的她,父母是一對不被祝福、遭強硬拆散的露水鴛鴦。四歲那年母親遭遇船難身亡,廖瓊枝便和外祖父母相依為命。外祖父原先在基隆廟口修傘維生,日子還算過得去。但是好景不常,十一歲時外祖父因病過世,廖瓊枝和外祖母的生活陷入絕境。為了生計,每天凌晨三、四點,睡眼惺忪的廖瓊枝就得起床,批髮油條四處叫賣,賣完油條再沿路兜售枝仔冰;也經常在神明繞境時充當扛旗、敲鑼陣頭的臨時工。
廖瓊枝就這樣在飢餓與貧窮之中度過了她的童年。
十三歲那年,相依為命的外祖母過世後,成為孤兒的廖瓊枝為了餬口,委身賣藥團賣唱換取食宿,最後卻差點淪落至妓女戶。所幸她及時逃離火坑,卻因此欠下了大筆債務。廖瓊枝為了還債,只好將自己「綁」給「金山樂社」,開啟了歌仔戲演員之路。
「那時候學戲,先生(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只會照著做。我連先生本名叫什麼都不知道,因為不敢問。」學戲的日子並不快樂,除了嚴格的戲曲訓練外,每天還得服侍戲班先生。廖瓊枝滿腹的委屈只得在燒柴煮飯時,獨自向灶君傾訴。
「金山樂社」時期,廖瓊枝師承喬財寶、猴仔桑、阿龜仙等赫赫有名的演員,奠定了舞臺表演的基礎。之後轉到當時頗負盛名的「瑞光劇團」、「龍霄鳳劇團」旗下。那時正值內臺歌仔戲最風光時期,廖瓊枝在「龍霄鳳劇團」班主陳秀鳳的指導下,開始學習苦旦的身段和哭調技巧。
累積九年的舞臺經驗,廖瓊枝的唱腔、演技越來越純熟,名聲也越來越響亮。而悲苦的童年記憶,加上後來兩段沒有結果的感情,廖瓊枝在唱哭調時,唱的彷彿是她自己而非劇中角色。真情流露的她,常常歌聲一出,眾人即為之鼻酸掉淚,因而擁有「臺灣最會哭的女人」的稱號。
廖瓊枝十多歲開始唱歌仔戲,歷經了臺灣早年歌仔戲的黃金歲月,是公認的國寶級巨星。李唐峰攝影
第一苦旦
經歷歌仔戲風光歲月
「當時的觀眾真的很入戲,如果戲中的角色很可憐,比如說沒飯吃、沒錢,台下觀眾二話不說就會拔下手上的戒指,或是家裡的飯碗一端,就往舞台上丟、往台上送。他們是真心想要幫助這些劇中角色。就連粉絲也會互相比較自己所支持的演員身上的金牌數量,如果輸了就覺得沒面子。」談到那段「人人為戲瘋狂」的日子,廖瓊枝眼中散發光彩。
50年代後,收音機的普及使得廣播電臺成為臺灣最普遍的傳播媒體,許多電臺均錄製歌仔戲節目。廖瓊枝亦於此時加入「汪思明廣播歌仔戲劇團」,陸續於中廣、警廣、中華、民生等電臺開闢演唱節目。由於廣播歌仔戲無法呈現身段,因此特別注重唱腔、念白。在這段時期的密集磨練下,廖瓊枝不僅唱工、口白更加完美,知名度也大開,儼然已是一位歌仔戲紅星。
當時不僅臺灣民眾為歌仔戲、布袋戲瘋狂,就連海外亦如此。二十八歲那年,廖瓊枝隨著「牡丹桂劇團」至新加坡、馬來西亞演出,打響了海外知名度,至今在海外仍有許多戲迷。
1964年廖瓊枝自東南亞回國後加入「新琴聲歌劇團」、「民聲歌劇團」。直到1967年,廖瓊枝三十三歲時與陳剩合夥組成「新保聲歌劇團」,因為演員陣容堅強,當時可說是風靡了大臺北地區。1969年,受小明明邀請,廖瓊枝也曾參與中視電視歌仔戲團的演出。到了70年代以後,臺灣政府力行國語政策,布袋戲、歌仔戲這些本土劇種逐漸式微,加上社會型態轉變、娛樂多元化,歌仔戲開始走向沒落。
廖瓊枝於2008年獲得「第二十七屆行政院文化獎」,其歌仔戲傳承之路越來越受重視與推崇。
秀朗教學(林日山攝).JPG
離開舞臺後,廖瓊枝致力於歌仔戲的傳承和推廣。廖瓊枝歌仔戲文教基金會提供
無心插柳
走入歌仔戲薪傳之路
隨著臺灣歌仔戲的式微,廖瓊枝也漸漸退出舞臺,呈現半退休狀態。直到1980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廖瓊枝參與有「臺灣音樂教父」之稱的許常惠教授主辦的第二屆「民間樂人音樂會」,現場示範哭調,令學習西方樂曲的許常惠當場驚為天人!之後開始積極在各種場合推薦廖瓊枝示範演出,使得廖瓊枝逐漸踏上了歌仔戲推廣、傳承之路。
然而歌仔戲的薪傳觀念,起初並未受到政府和民間的重視。廖瓊枝在推廣之路上屢遭挫折,有時連借個教學場地也遭百般刁難,讓她一度萌生退意。
「那時候真的覺得很委屈,想說我是來奉獻的,但卻沒有人要接受。就想說乾脆不要做啦!」但廖瓊枝的兒子以及許常惠教授一直鼓勵她,「要是我放棄了,是不是就真的斷掉?」談起當年的辛酸,廖瓊枝瞬間紅了眼眶。當初若非家人的支持、關鍵時刻貴人的相助,加上對歌仔戲的熱愛和使命感,廖瓊枝不會堅持走上這條艱辛的薪傳之路。
為了讓年輕人學習歌仔戲,廖瓊枝四處鼓勵學生成立社團,如創辦「薪傳歌仔戲劇團」、舉辦歌仔戲夏令營等。她對於學生的問題來者不拒,常常開著一臺小車全臺奔波,到處免費進行教學、演講。一切的辛苦都是為了讓歌仔戲的精緻文化可以繼續傳承下去。為了能夠完整記錄、傳承歌仔戲文化,廖瓊枝於1999年成立「財團法人廖瓊枝歌仔戲文教基金會」,為歌仔戲的未來奮鬥不懈。
1988年,廖瓊枝獲得第四屆「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之後陸續獲得「教育部重要民族藝術藝師」、第二屆「國家文藝獎戲劇類」、第六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等殊榮。2004年則獲得「亞洲最傑出藝人金獎──終身藝術成就獎」,2008年獲得「第二十七屆行政院文化獎」,2009年被文建會指定為「重要傳統藝術保吁者」。
廖瓊枝多年的努力終於獲得肯定,但是,繼之而來的責任與壓力益發沈重。
面對現今歌仔戲教育的問題,廖瓊枝掩不住內心的焦急。她認為應盡速成立一個國家級的歌仔戲劇團──除了提供國立臺灣戲曲學院畢業生們一個磨練的舞臺、廣納知名演員,以母雞帶小雞的方式給予更專業的指導和舞臺經驗外,還可以塑造一個良性競爭的環境,一同提升歌仔戲的精緻文化。廖瓊枝認為,如此一來,臺灣的歌仔戲才能創造良性的循環,才可以一代培養一代,歌仔戲也得以永續經營。
「我很感謝歌仔戲,因為它養活了我,養活了我四個兒女,所以我是抱著感恩的心情想為歌仔戲做點什麼。」講話輕柔、身材嬌小卻散發著無比魅力與毅力的臺灣歌仔戲國寶廖瓊枝,在面對目前依然艱困的環境,義無反顧地繼續守護著她的最愛……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臺灣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