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經濟復甦或將成為偽命題

 2013-06-04 11:4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近幾個月,國內的經濟數據始終處於逐漸回暖的狀態,不少人認為中國正處於弱復甦的週期,且經濟復甦的拐點基本得到確立。然而,隨著近期的一些重磅經濟數據的出爐,國內經濟復甦的有效性再次遭受質疑。

根據資料顯示,昨天公布的匯豐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僅錄得49.2的水平,較上月的50.4大幅度回落,且低於前期公布的49.6初值。然而,與這組數據形成較大差異的是近期公布的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從資料中可以瞭解,5月份中國的PMI指數為50.8,較上月上升0.2%,同時實現了連續8個月穩守在榮枯值上方的水平。對於上述的兩組數據,不少媒體產生質疑,為何兩者會產生如此巨大的差別呢?筆者認為,主要的原因在於匯豐中國PMI指數更多傾向於中小企業的調查,且涵蓋的相關企業較多。不過,從兩組數據不難發現,大企業與中小企業之間的發展差距已經出現了進一步的擴大。在外需不振,內需不足的大背景下,大企業憑藉著各種優勢始終保持著較強的競爭力,而大量的中小企業卻遭受著新一輪的壓力。

儘管國內多項經濟數據一直保持在平穩的狀態,但是必須注意的是,當前國內的經濟數據僅僅處於一種弱勢平衡的格局。近幾個月國內經濟數據的持續企穩更大程度是依賴著超額的新增信貸以及管理層頒布的各項穩增長的措施。以近月為例,由於國內的新增信貸始終保持在一個相對寬裕的水平,而且房地產市場的持續回暖,也促使著國內的經濟數據呈現出高位震盪的格局。假設沒有超額的新增信貸以及持續火熱的房地產市場作為支撐,估計國內的經濟指標早已出現下降的態勢。然而,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是否走出復甦的週期,關鍵要看社會的生產力水平會否得到有效地提升、社會消費力水平會否得以提振等等。因此,當前國內經濟能否以復甦來定義還是一個有待商榷的命題。

經歷了五年前全球經濟危機的洗禮,全球各主要經濟實體卻呈現出差異化的發展趨勢。以美國為例,經歷了2003年至2006年的金融資產過剩危機的教訓後,2009年以來美國利用各種有效性的方法促使當地的經濟實現逐步復甦的狀態。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經過了金融危機的暴跌,大宗商品價格也出現了深幅的回調走勢,從而大大降低了美國經濟復甦的原始成本。正所謂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隨著美股再度創出歷史新高,美國的本土經濟也延續著復甦的態勢。相比之下,歐洲經濟在全球金融危機後卻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根據資料顯示,五年前歐洲經濟與美國經濟所遭到的危機相差不遠。然而,由於歐洲金融系統不及美國完善以及期間還爆發了持續多年的歐債危機,從而導致了近年兩大經濟體的發展差距越拉越大。

在中國,同樣遭受著全球金融危機的威脅,無論國內經濟還是資產價格均出現了暴跌式的走勢。當時,管理層為了提振國內的經濟,採取了四萬億加十萬億的刺激方案。不可否認,該方案對當時國內的經濟回升產生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但是,由於刺激的內容多數屬於重複建設的基礎工程,從而造成了大量資源資金的浪費,形成了一種光拉數據的被動局面。長期疊加的產能過剩危機以及經濟結構性轉型的機會屢次錯失,導致國內的經濟發展一直處於被動的狀態。雖說近月的經濟數據持續企穩,但是在這種弱勢平衡的格局下,經濟復甦週期始終無法得以有效確立。

需要注意的是,主導本輪金融市場興起的力量在於全球性的無限量化寬鬆政策。雖說持續性的無限寬鬆措施對資產價格形成有力的支撐,但是只要這種極度寬裕的局面被有效打破,則有可能會演變成新一輪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回顧2007年全球資產價格暴漲的時期,當時憑藉著大量的金融槓桿,導致資產價格得到充分的提升。隨著金融槓桿率的不斷提高以及相關的金融資產大量過剩,從而促使整體性風險得到迅速地積聚,最終導致了全球資產價格的崩潰式暴跌。

當然,目前談全球金融資產泡沫破裂為時尚早。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相關的風險性問題不斷地累積,危機始終都可能到來。對於中國而言,當前的經濟仍然屬於弱勢平衡的狀態,只要某一環節出現問題,那麼就會打破這一種平衡的局面。因此,改革代表著中國經濟的出路,轉型代表著中國經濟的前景,兩者結合才能解決中國的發展問題,否則經濟復甦只是一個偽命題而已。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證券時報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