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10月23日訊】10月20日,國務院參事、南開大學國家經濟研究院院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譽所長夏斌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在參加經濟之聲《大國大時代——中國經濟十月談》系列時事報告會第五場貨幣談時,就中國目前的金融市場是否存在空轉的問題發表了不同看法。
夏斌認為,統計上可能存在少量或者統計口徑問題,但從總體上看中國的經濟,不存在空轉。空轉不空轉,一定是在統計上,貨幣是多的,感覺資金小了,是直觀感覺。統計上的幾次交易在一個時點上,它不可能同時存在,成本提高了,一個時點上資金必然反應是誰借給誰,就此一說,總體上,有統計上引起的空轉的因素,就中國現在的現狀來說,大多數不是空轉,是資金效益在下降,資金佔用在加大,利潤在下降。
「舉個簡單的例子,產能過剩,地方融資平臺、地方項目中間,有很多貸款,但現在沒有效益,還不了貸款,那就先還利息,這樣銀監會不會要求銀行不給它貸款,因為不屬於不良貸款,現在有的是利息都還不了,它必須去騙一部分貸款,再來還利息,如此它的資金存量自然很大,GDP在下降,而資金量就更大了。」夏斌說。
李揚支持空轉的說法。他認為從貨幣供應來說,中國貨幣氾濫,但是從企業資金的可得性來說又非常緊張,宏觀總量那麼多的錢,但到下面卻得不到錢。效率低,是結果,必須解釋為什麼氾濫,大量資金在金融交易之中。
李揚稱,因為現在中國金融有層層管制、層層障礙,比如銀行在房地產貸款方面,有很多限制,但是信託能做,於是就會出現銀信合作。一筆貸款最終都是從銀行出來的,但到房地產企業手裡可能已經經過了多個回合,每個回合金融機構都層層加價。
「中國現在的金融體系進入一個高度複雜化的過程,觀察美國的危機之前,它也經歷過一個複雜化過程,也經歷了一個金融資產的膨脹速度超過實體經濟增長速度的過程,中國現在和那個時候差不多,這點是非常可怕的。這也是需要改革的。」
「此外,為什麼金融機構那麼賺錢,同時企業的效益下降,收入水平的增長率下降。最終是實體來創造利益、創造新增的價值,新增價值企業得到的變少了,金融機構拿多了。金融的功能是中介功能,它寒不能衣,飢不能食,它要讓能夠提供衣、提供食的機構更好地運作。如果不是這樣的話,自己在掙錢,它就叫去功能化。」李揚說。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