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養老院和幼兒園開在一起,奇事發生了(圖)

 2016-09-17 10:3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9月17日訊】如果把養老院和幼兒園開在一起,會發生什麼?

別以為這只是異想天開,美國西雅圖等地就做了這種嘗試,而且,奇妙的事情發生了。

在西雅圖西部普羅維登斯山聖文森特的一家養老院裡,住有400多位高齡老人,而這裡也是一座幼兒園。它有一個名字叫「代際學習中心」,顧名思義,就是讓不同輩分的老人、幼童在一起「學習」。這個中心每週向孩童開放五天,可選擇全日制、半日制或每週兩/三天都行。這些孩子跟老爺爺老奶奶一起搞形式多樣的活動,如唱歌、跳舞、畫畫、做飯或講故事,甚至只是參觀一下也可以。

去年6月,「代際學習中心」有了它自己的五分鐘記錄片《現在完成時》(Present Perfect),是好萊塢電影製作人、西雅圖大學兼職教授埃文·布裡格斯在2012-2013學年跟蹤拍攝,她自掏腰包獨自攝製。隨後,她發起眾籌,希望獲得把記錄片素材重新剪輯製作成電影的經費,15天內眾籌到了超過10萬美元(最初預定目標為5萬美元)。

布裡格斯是當地人。她說,養老院在孩子出現前後有天壤之別,「孩子們進入養老院前,感覺老人們只有半條命,有的老人就是吃了睡、睡了吃,毫無生機可言,這是一個讓人沮喪的場景;當孩子們走進養老院,開始跟老人一起唱歌、畫畫或給流浪漢做三明治,又或者進行其他活動時,老人們活了過來、神采飛揚」。孩子們在養老院能從容地做任何事情。比如,記錄片裡有這麼一幕,一個男童叫馬科斯(Max),在老人院遇到了一位叫約翰的老人。約翰不斷問這個孩子:你叫什麼名字?他一會兒把孩子叫成馬克(Mack),一會兒又叫成馬特(Matt)或麥琪(Match)……這樣的場景屢屢發生,但你能看到男童馬科斯總是保持耐心,一次又一次告訴老爺爺自己叫「馬科斯」。

有趣的是,很多父母最初把孩子送到這家幼兒園並非奔著老人來的,而是衝著它有非常優秀的師資。不過,一年多下來,很多父母發現,讓孩子跟老人呆一起,收穫太大了。一位父親告訴布裡格斯,不僅是孩子從這種模式收穫了很多,他也親眼目睹父母是怎麼老去的。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報導說,「代際學習中心」一方面讓老人重新發現並肯定了自我價值,他們在跟孩子接觸中也獲得了更多樂趣和歡笑;另一方面,孩童比之前更能接受殘障老人了,更清楚地懂得人的衰老過程,從老人那裡收穫了無條件付出的愛,還意識到「大人有時也是需要幫助的」。

比如,記錄片裡有一幕是一位坐著輪椅的老人想幫一個孩子解開外套,但她最終放棄了,並溫和地感嘆了一句「我現在連這個都做不來了」。另一幕中,老人和幼童一起為流浪漢做三明治,正常人只需要30秒就能做好,但是他們做的時間要長很多,沒關係,你能看到每個人臉上甜蜜的笑容。布裡格斯說:「你可以告訴孩子,一起做這個是因為大家需要互相幫助。」

在記錄片拍攝過程中,遭遇了兩位老人離世,布裡格斯把「死亡」也放入了片中,其中一個畫面是推著逝者棺木經過幼兒園教室,「我不想刻意美化死亡,它就是當時發生的真實畫面,我們都需要懂得發生了什麼,以及如何真正去面對。」

記錄片取名《現在完成時》有其深意,布裡格斯解釋說:主角是兩類人,一類是幼童,他們幾乎沒有什麼經歷,但擁有美好、無限可能的未來;另一類是老人,他們的閱歷豐富,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部記錄片就是講述這兩類人為數不多的人生重疊時間。當然,這部片子也直指「當下」——這是很多成年人正無法把握、努力掙扎的時刻。

這部片子傳遞了甜蜜、有些尷尬和可笑的信息和故事,不管是哪種,都很深刻和讓人心碎。布裡格斯說,希望這部片子能夠激盪一場有關美國老齡化的對話。據統計,美國有43%老人處於獨居隔離狀態,孤獨而憂鬱,而這反過來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另一組數據則顯示,截至2015年,全美有大約500個養老院+幼兒園聯辦場所。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網路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