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7年6月8日訊】大家有沒有注意到:2017年迄今,中國最慘的投資品種是什麼?
除了創業板上的股票,大概就算是遭遇「本命年」的雞蛋了:目前中國雞蛋零售價格大概在每斤2.5元(人民幣,下同)左右,收購價格則跌破了每斤2元,而每斤雞蛋的綜合生產成本超過3塊錢。
每斤2.5元,這基本上是20年前的價格。20年前,中國的廣義貨幣M2存量是9.1萬億元,現在是159.6萬億元。也就是說,中國的貨幣總量是20年前的17.5倍,而雞蛋價格則原地不動。
官方央視的一則報導,向我們透露了農村「養雞大戶」的困境:在安徽省肥東縣,養殖戶趙勇現在的最大心願就是將自己的4萬隻母雞賣出去。4萬隻母雞每天至少需要13,000元的飼料,而產下的雞蛋每天只能賣到2,000多元。這樣每天淨虧損1,0000元,持續了4個多月,已經花光了趙勇多年的積蓄。趙勇說:能借的銀行都借遍了,能借的親戚朋友也都借遍了,講實在話現在的心情,想跳樓的心情都有。
安徽省鳳臺縣養雞協會會長黃萍說:今天的蛋是2.15元/斤,一斤蛋需要的飼料是2.5元左右,下一斤蛋就要虧損0.35元。當然,這裡面沒有計算人工、水電、儲存運輸、損耗等成本。
從大連商品交易所雞蛋主力期貨合約的走勢,我們能更清晰地看到雞蛋價格的痛苦掙扎:
大連商品交易所2017年雞蛋主力期貨合約的走勢圖(網路圖片)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雞蛋價格的低迷?中國雞蛋的出路在哪裡?
其實答案非常簡單:第一,中國雞蛋產量過剩;第二,中國雞蛋品質普遍不高。
從一個數字,就可以看出中國雞蛋的過剩程度:中國目前每年雞蛋產量大概在2,500萬噸到2,600萬噸左右,是第二大產蛋國美國的4到5倍,中國佔全球的產量的40%。而中國的人口只有14億,大概是70億全球總人口的20%。
非常簡單的數學題:中國人均雞蛋擁有量是全球的兩倍。
有人計算過,中國每10個人有8到9個產蛋的母雞,而隨著技術的提高,每個母雞每年可以下17到18公斤左右的雞蛋(你沒看錯,相當於母雞體重的N倍),接近世界最高水平。
既然雞蛋過剩,為什麼不出口?
兩個原因:第一,雞蛋是保存期不長、易碎、低貨值的產品,長途販運利潤不大;第二,中國雞蛋品質不高,很難符合國際標準,人家不買。
在商務部網站上,筆者查到一篇轉載自近期《新疆日報》的報導,講述了新疆雞蛋產業的困境:1、雞蛋出廠價已經跌破5元/公斤,而成本價在7.5元/公斤,產一噸雞蛋養雞場要虧2,500元;2、這幾年雞蛋出口銷聲匿跡的原因: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超標,達不到國外的進口標準。想達標,需要改善飼料、養雞環境和及時淘汰病雞。
新疆雞蛋產業的困境,就是中國整個雞蛋產業的縮影。
可見,中國不僅在鋼鐵、水泥、煤炭等方面存在過剩產能,還在雞蛋等養殖業上存在過剩產能。前者,是地方政府發展經濟過分依賴「鐵公基+房地產」造成的,是政府管制水平低、經濟增長方式落後造成的;而後者,雞蛋的過剩,是農民缺乏創業門路造成的。至於雞蛋價格的週期因素,反而是次要的。
現在,很多雞蛋養殖戶都在懷念2014年的「雞蛋牛市」,那時雞蛋價格最高達到過每公斤10.71元,蛋雞飼養的年利潤達到每隻30元。你養殖1萬隻蛋雞,就可以年獲利30萬元。
根據「雞週期」,這一波「蛋賤傷農」之後,蛋雞數量會大幅下降,一兩年之後雞蛋價格會再次上升。但問題是,如果不解決雞蛋品質問題、雞蛋深加工問題,中國雞蛋產業繼續「窩裡斗」,牛市之後再次陷入熊市是必然的。
在雞蛋價格低迷的同時,豬肉價格最近也創出了23個月的新低,如今的價格比2015年6月跌了將近30%。眾所周知,中國的CPI是豬決定的,雞蛋也是重要因素。豬和雞一生氣,「後果很嚴重」,這CPI看來會繼續低迷一段時間。
中國近期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的同比漲幅(網路圖片)
上圖中的藍線是中國CPI的同比漲幅,2017年2月出現了跳水,雖然4月回升到了1.2%,仍然是通縮的水平。央行為了維持人民幣匯率,避免跟美國打貿易戰,正在推動市場利率的上升。在這個背景下,CPI低迷將繼續。
有了「非正式加息」,再加上雞蛋和豬肉價格的低迷,看來貨幣政策繼續收緊是困難的。
所以,6月3日上午,央行副行長陳雨露在「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表示:「中國尋求‘不緊不松’的貨幣政策,央行尋求確保基本穩定的流動性。」這句話看來應該是真的。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靖曄 校對:文龍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