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旅行法》簽署後,臺灣取得了真正的政治實體的外交待遇。(圖:中央社)
【看中國2018年3月25日訊】川建國同志簽署《臺灣旅行法》已經一週了。這部法案最核心的內容,就是允許所有層級的美國官員(包括軍人)以及臺灣官員互訪,事實上就是放開了美臺官方層面的交流限制,臺灣取得了真正的政治實體的外交待遇。甫一生效,高雄市長陳菊第二天就去了華盛頓訪問,而美帝助理國務卿黃之瀚也隨即奔赴臺灣訪問。
《臺灣旅行法》的英文名叫做「Taiwan Travel Act」,此處把Travel翻譯為旅行不太妥當,從這個法案的實際內容來說,應該叫做《與臺灣交往法》,跟我們印象中的旅行毛的關係沒有。我們姑且按照《臺灣旅行法》來說。
在我們日常最熟悉的關於大陸、臺灣和美國三方相互關係的法律文本,中美之間有聽得耳朵起老繭的「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美臺之間有較為陌生的《臺灣關係法》,以及這部新鮮出爐的《臺灣旅行法》。
在美國人的政策體系中,法案的級別是高於所謂的「公報」的,也就是說《臺灣旅行法》法律地位高於「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因此可以毫不含糊的說,這是臺灣自1979年以來最重大的外交突破。這個突破,多半要感謝川建國同志只求實效、不求正確的治國風格。
應該說臺灣當局為了這部法案,已經做了超過十年的公關工作。臺灣最核心的外交關係,就是美臺關係,它甚至比臺灣和大陸的關係還要重要。中美建交後,美國國會制定了《臺灣關係法》,事實上降低和限定了和臺灣交往的層次,對臺灣而言,僅限於民間層面的低級別外交,甚至是偷偷摸摸的過境外交,顯然不利於自己的利益訴求。所以臺灣其實一直都在尋求法律層面的突破。
早在2007年,臺灣就開始運作這個法案。但直到2016年9月,才說服眾議院Steve Chabot等議員第一次聯合提案,但保守的比較講究政治正確的奧觀海同志顯然對此不怎麼感冒,此提案也旋即遭到國會否決。
川建國同志勝選之後,蔡英文抓住機會,利用在舊金山過境外交,再次發力,贏得更多議員連署,於2017年1月再次在眾議院提案,在一年內分別闖過眾議院外交委員會、參議院外交委員會等多道關口,最終順利抵達白宮,由川建國同志拍板定奪。
川建國同志只要不行使總統的否決權,這部法案就能通過。在此之間,很多以大褲衩評論員為首的樂觀派都堅定的認為,奧觀海同志都不敢支持的東西,川建國同志怎麼可能同意。甚至如部分鷹派還叫囂,該法案通過之時,就是武統之日——當然,他們最近都休假去了,不提這一茬了。
沒想到曾經在故宮吃好喝好的川建國同志翻臉不認人,連表面功夫都不做,本來他不簽署也不否決,讓法案自然而然生效,還可以留個台階給人下,但是他居然就在最後一刻大筆一揮,簽了。看來下回來要在大沽口擺上幾門大炮,或者通州八里橋蒙古馬隊伺候了……
抗議再多,都已經是既成事實。這個不簡單的旅行法,如果有其他的國家跟進演繹,那麼就可能完全打開臺灣目前逼仄的國際政治空間。那麼這個代表美國對臺政策重大轉變的法案,會不會導致有些人所說的武統危機呢。
很抱歉。我的看法是Nothing is going on。尤其是在第七艦隊將在下月重回台海的情況下。這件事恐怕不如迫在眉睫、刀刀見血的貿易戰更讓某些人恐懼,尤其是遇見川建國同志這種真老虎的時候。
有人會說,你錯了,這是某國的根本利益啊。關於這一點,有人之前出訪的時候已經做過極其淺白的解釋。核心利益者,無外乎「基本制度」。其餘的陪襯不解釋。臺灣有時候很像釣魚島,需要的時候可以拿來當睪丸激素,不需要的時候,也就不需要了。這個星球上,罵美帝的天天有,但敢不敢在美帝羽翼之下動武,大家心裏還是有b數的。天天要核平美帝的三胖最後還是要求見川建國……天天秀肌肉的普特勒最後還是要在敘利亞認慫……
作為普通民眾,我們和臺灣同胞並無根本的利益衝突。(臺灣放天燈/Getty Images)
關於這件事我真正要強調的是,我們應該以什麼的態度看對岸的同胞。看待他們的政治訴求。這幾天我一直在看友人送給我的臺灣中小學課本。感慨良多。所謂的血肉相連、同氣連枝在臺灣孩子的教科書中體現得特別明顯。對整個中國歷史、傳統、現狀的介紹,完全沒有外人的心態,更沒有站在外人的立場。
如果說有什麼分歧,除了歷史的糾葛,剩下的都是制度的裂痕。分家了的兄弟過得比你舒坦,又看不慣你那熊樣,不願意回來,這是他的權利和自由。在大一統環境下馴化的人,不懂得地方自治的意義和重要性,很正常。但不管有多麼的不情願,嚷嚷著動拳頭的,都顯得可恥又可恨。何況你還是tree new bee。
作為普通民眾,我們和臺灣同胞並無根本的利益衝突。甚至可以說,長遠目標是一致的。維持台海現狀,有百利而無一害。所以如果有人在你面前叫囂「寧可臺灣不長草,也要解放臺灣島」這種匪類口號,請慢慢的跟他說:有多遠滾多遠。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