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對共有產權房心有餘悸。(圖片來源:安琦 王/Adobe Stock)
【看中國2019年4月28日訊】最近,北京發布數據顯示,北京共有產權住房累計申購家庭約77萬戶,剔除重複申購後,符合條件的申購家庭約23萬戶,與自住房政策實施時相比,房源數量與申購家庭數量的供需比從1:400下降至1:7。這意思就是告訴大家,共有產權房供給充足,現在一點都不稀缺,只要你有興趣,符合資格基本多申請幾次,就有機會。但是問題的關鍵在於,你想不想要,比如近日開啟選房的某個共有產權項目價格比周圍樓盤便宜30%,但1244套房子僅僅選走60套,棄購率高達98.5%。
這就跟非誠勿擾一樣,一開始是人家挑你,等你選上,符合資格之後,你開始挑別人,而最後決定權還在於你,現在共有產權房就遭遇這種尷尬,本來以為自己是別人眼中的美女,但結果最後反向選擇階段,卻遭遇拋棄。
不要以為這是個別現象,在北京大量的共有產權房,都存在最後賣不完的情況,比如媒體報導的,有一個東五環周邊的項目,旁邊正在蓋著地鐵三號線,還有一個大公園,而且戶型都是全南的或者南北通透的,價格大概340萬,65%的產權,即便這樣仍有650多套房沒人要。究其原因,有的購房人說了,同樣價格,我寧可到位置稍微差一點的地方去買100%的限競房。
那麼什麼叫共有產權房,這個是2017年推出來的新產品,說白了就是你只買一部分產權,政府幫你出剩下的一部分錢,相當於你跟政府一塊買房。當然買這種房子要有一定的資格要求,比如家庭成員買賣過房子的,有房家庭離婚不滿3年的都不能買這個房。單身的要買共有產權也得30歲以後才能申請,總價一樣,只是按照你的產權比例給予折扣。
就好比上面的例子,65%的產權比例,那就是房子打65折之後的價格是340萬。這種房子你自己住一點問題沒有,就跟100%產權的沒區別,所有使用權都在購房者這裡,可以上學,也可以落戶,但是5年內才能上市,而且政府還有優先購買權,而如果你出租的話,理論上也只能得到你產權的那份收入,也就是你要跟政府來分收益。最麻煩的還是未來的繼承問題,如果子女符合共有產權房的條件,那麼可以繼承私人的部分產權,如果不符合條件,那麼繼承之後,就會被強制退出。也就是說必須賣回給政府。
鑒於此,很多人都對共有產權房心有餘悸,這些人本來就缺房,所以對於房子就會更加重視,有的人真是用幾代的積蓄去買這套房子,所以對於房子的權屬問題特別的重視,在很多人眼裡,如果共有產權房以後不能賣,也不能留給子女,那麼花這麼多錢買房的意義就不存在了,這就跟從政府那租房沒什麼區別。
所以,共有產權房現在有這麼幾大尷尬需要解決。
第一,出發點是好的,但總價並不便宜,甚至有的共有產權房,要把比例還原回去,要明顯高於周邊的限競房,這難免讓人想到,先漲價再打折的套路。價格上沒有優勢,所以大家就會跟限競房比較,那些共有產權的限制就會成為致命傷。
第二,要求過於嚴格,沒有買賣房屋記錄,這就將絕大多數人擋在了門外,而且政府優先回購,又會給人一種無法變現的感覺。這對於剛需來說,缺乏安全感。有些人其實也想買房子來住,但是這個產許可權制,讓他總感覺在租房。其實你可以給他放寬一點,比如住夠10年15年,就轉成全部產權。也就是按照今天的價格,加上每年的基準利息,來購買政府手中的份額,你給他一個期權,他就會很踏實。
第三,位置也確實是問題,有些地方棄購率特別的高,主要是位置不好,價格死貴,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把產權比例進一步放低,比如一半產權價格出售,只要價格足夠低,肯定還是有市場的。
總之,現在共有產權的玩法,基本就是居住屬性,共有產權遭遇尷尬,也就是說特別剛的剛需其實沒有那麼多,更多的人並不只是考慮居住,還會考慮變現和未來的繼承問題,這也是人之常情,其實只要把時間拉長,就等於提高了炒房的成本,我們的目的,還是要讓那些真正需要房子的人,能夠住上自己的房子,否則蓋了那麼多共有產權房,如果大家都不要恐怕也是浪費。
所以共有產權的政策也亟待調整,必須要根據上面的三個痛點來做改變,也就是總價不能高於周邊限競房,產權比例最好50%左右,否則沒意義,另外,給他一個10年後期權,讓他能夠贖買全部的產權。否則購房人會沒有安全感,第三解決他繼承的問題,至少你要讓他繼承使用權,這點對於剛需來說很重要。但其實未必用的到,幾十年之後,房子真要繼承的時候,樓市早已改變。但老百姓看不了那麼遠,他們會用當下的思維,考慮幾十年之後,所以這個預期也是要考慮的。
共有產權說白了還是保障房性質,所以價格要低,然後在流通上設置障礙,這其實就足夠了。緩解共有產權房的尷尬,也有助於緩解樓市恐慌的氣氛。真正把剛需接到另外一個伺服器裡面,那麼商品房這邊,自然也就熄火了。那些改善需求,自身的房子賣不掉,他也就沒辦法再去換房了。那樣房子也就失去了上漲的動力。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