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司馬光。(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說,「朝廷中的風俗,總是效忠者少,而習慣奉承的人多;因此才使君王經常聽到讚美的話,而很少聽到自己的過錯,長期與治道相違背,也不覺悟,以至於國家出現危亡。」所以,身為人主在這樣的環境中,應當自省、警惕,不可執迷不悟!
原文
(左)雄,復諫曰:「臣聞人君莫不好忠正,而惡讒諛,然而,歷世之患,莫不以忠正得罪,讒諛蒙幸者。蓋聽忠難,從諛易也。夫刑罪,人情之所甚惡;貴寵,人情之所甚欲。是以時俗為忠者少,而習諛者多;故令人主數聞其美,稀知其過。迷而不悟,以至於危亡。」
——《資治通鑒》漢紀四十三順帝陽嘉二年
說明
順帝初即位時,乳母宋娥,曾與順帝計謀。後來,宋娥被封為山陽君,又封執金吾。梁商的兒子梁冀,為侯爵。尚書令左雄,進諫說:「高帝時有規定:非劉氏不得封王,非有功不得封侯。誠不宜追錄小恩,有損先帝的典法。」
皇上不聽勸言,堅持下詔封賜。尚書令左雄,再次進諫。以上「原文」文字,即是所諫。
註釋
雄——人名,即尚書令左雄。左雄為東漢南郡涅陽縣人,安帝時舉孝廉,後遷官冀州刺史,其州部多豪紳,他懲治姦猾,無所顧忌。順帝時被召為尚書令,掌尚書省,主管群臣上奏及發布詔令。他多次直言進諫,皆切時弊.忠心耿耿。
讒諛——在上司面前,說別人的壞話,並且阿諛奉承。
今譯
左雄再次進諫說:「臣聽說:所有的君王,沒有不喜歡忠正之士,而厭惡讒毀別人、阿諛奉承的。然而,歷代的禍患,無不是因為忠誠正直,而得到君王的怪罪;說別人壞話,搞阿諛奉承的人,往往受到寵幸。總而言之,忠言難聽,阿諛易從。刑罰和罪名,從人情上講,都非常令人討厭;尊貴和寵幸,從人情上講,都非常想得到。所以,朝廷中的風俗,總是效忠者少,而習慣奉承的人多;因此才使君王經常聽到讚美的話,而很少聽到自己的過錯,長期與治道相違背,也不覺悟,以至於國家出現危亡。」所以,人主在這樣的環境中,應當自省、警惕,不可執迷不悟!
筆者附錄古代人名大辭典・左雄
左雄(?∼138)東漢政論家。字伯豪,南郡涅陽(河南鎮平)人。安帝時,舉孝廉,遷冀州刺史。順帝時拜議郎,遷尚書令,左雄案奏姦猾,無所迴避。後掌納言,切直進諫。他崇尚經術,修太學,凡能通經者,皆授予郎,諸生雲集京師。太學極盛於一時。
(據司馬光《資治通鑒精華》)
責任編輯: 李雲飛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