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後的黑手(Pixabay/CC0)
【看中國2019年10月18日訊】經濟全球化出現了巨大的陰影。中共加入經濟全球化之後,把經濟全球化變成其稱霸全球的工具;而許多西方學者卻一直錯誤地相信經濟全球化會把中共引上民主化的道路。目前美國的貿易新政試圖減少經濟全球化對美國的負面效應,同時防範中共的戰略企圖。
一、經濟全球化有錯嗎?
一直以來,經濟全球化被看作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標誌和最高境界。在一些左派的眼中,它甚至被戴上了「政治正確」的桂冠,似乎誰要是批評經濟全球化,那就是「不正確」的行動。自從中美經貿摩擦和衝突爆發以來,以維護經濟全球化為由,幾乎出現了眾口一詞的一面倒現象。從西方經濟學家到反川普(特朗普)的美國媒體,從歐洲和亞洲各國政府再到美國企業界的多數企業,雖然表達不同,但基本上都是同一個聲音,希望回到經濟全球化的原來狀態,不要對中國加關稅,那會影響全球經濟的穩定。《紐約時報》今年5月16日的一篇文章《中美貿易戰升級威脅全球經濟》,就是這種看法的典型代表。那麼,如此眾多的聲音同調,是不是表明他們代表著一種正確的判斷呢?恰恰相反,他們的聲音其實代表著一種過去多年來形成的錯誤看法。
這種錯誤看法的根源是對經濟全球化天然缺陷和中共製度走向的錯誤理解;進一步來講,這樣的錯誤看法故意忽視了集權政府支配下的超大經濟體加入經濟全球化之後的不良後果,也忽視了跨國公司境外投資設廠的行動對其母國之負面效應。
二戰以後,第三世界國家紛紛獨立,其中一部分國家,特別是亞洲國家,陸續走上了快速經濟發展的道路。經濟全球化就是在這樣一個過程中逐漸成型的。在文化層面,其主流是西方文明及商業文化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但如果看投資和國際貿易,則是發達國家的投資和技術向適合投資的國家轉移,而發展中國家的廉價產品湧入發達國家。哪個發展中國家搭上了全球化的車,它的經濟就能繁榮。如此看來,經濟全球化不就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雙贏的國際經濟格局嗎,何錯之有?
迄今為止的國際社會裏,經濟全球化並沒有改變,也不可能取消國界,而國界意味著一個國家的政府要保護本國居民的福祉,而不是優先照顧國界之外世界各國居民的需要;另一方面,民主國家的選民投票選舉的是本國政府,而不是全球政府,他們選擇本國政府的一個主要標準就是,執政黨能否保護本國居民的福祉,而不是犧牲本國居民的福祉去實現政府的某些全球目標。恰恰在這一點上,西方經濟學家們的認知出現了盲點,他們只從微觀經濟學的角度去認識經濟全球化,只從企業的立場看經濟全球化的好處,而忘了從各國選民的立場看問題。
這個錯誤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西方經濟學家相信,在全球自由貿易、自由投資的情況下,企業會追求最大利益,給世界經濟帶來最大的活力。但是,如果參與經濟全球化的不單是西方的企業,還有中國那樣的集權政府,那麼,被中國政府捆住手腳的在華西方企業怎麼玩得過中國政府?其二,發達國家的企業對發展中國家投資、轉移生產線,確實能降低公司成本、增加利潤,但是眾多企業的同步動作可能造成本國製造業就業機會大幅度萎縮;而這些企業在全球化當中賺了錢,卻未必在本國如數交稅,他們利用離岸金融中心逃稅時,公司當然佔了便宜,但母國的納稅人卻吃虧了,因為發達國家的政府財政收入不足,只能舉債,要靠以後的納稅人來償還。
二、集權的超大經濟體會操縱經濟全球化
西方經濟學家們從來不把宏觀層面國家之間經濟失衡的可能性納入經濟全球化的負面效應當中加以考慮,這是他們犯的另一個錯誤。然而,迄今為止的經濟全球化過程已經初步展示了這種集權的超大經濟體操縱經濟全球化的可能後果。
如果一個勞動力佔全球六分之一的超大經濟體加入了經濟全球化,這個超大經濟體可以通過吸引各國的投資和技術,形成完整的產業鏈,然後用廉價商品擠垮發達國家的製造企業,佔領全球市場,最後造成全球經濟對該國的經濟依賴。即便單純從國際貿易的角度看,這種局面也是難以為繼的,因為那將造成許多國家的製造業萎縮和嚴重的貿易逆差,最終造成國際支付困難,到了那時候,這個超大經濟體也就再也無法賺錢了。而另一方面,在長期依賴中國商品的那些國家,本國的製造業消失了,進口中國商品又缺少外匯,除了政治上謀求中共的援助,接受中共的操縱,就沒有多少選擇了。從長期來看,這種局面究竟是雙贏的國際經濟政治格局,還是單贏的格局?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進一步看,如果管控這個超大經濟體的政府是紅色集權政府,那麼,這樣的政府有意識形態上的戰略目標,即「社會主義最終戰勝資本主義」,落實到執行層面,就是支配超大經濟體的集權政府有一個全球戰略目標,會瞄準世界上最主要、最強大的民主國家,力圖全方位地削弱它、打擊它,這個目標無疑是美國。而削弱、打擊美國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利用集權政府掌握的超大經濟體的國內市場和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積累的製造業產能,要挾美國。這次中美經貿戰就是一次實戰演習,北京當局不但試圖讓進口中國製造商品的美國公司為其遊說,而且直接用停止或恢復進口美國農產品,來間接操縱美國選情。
當前美中雙方面臨著一種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國際格局,那就是,美國雖然面臨中共的種種侵害,卻不能像對付蘇聯那樣,用相對簡單的冷戰策略應付,因為中共加入經濟全球化已經多年,中國經濟與美國經濟已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牽制局面,雙方的摩擦一旦升級,各自都會受到衝擊。
三、WTO vs中共:誰約束誰?
西方國家曾經以為,中共加入了世貿組織,就會自覺遵守它當初的所有承諾,這是各國政府和世貿組織(WTO)官員的一個錯覺;甚至,他們還荒唐地相信,中共加入經濟全球化之後,會選擇民主化道路。現在看來,與其說是世貿組織的規則有效約束了中共,還不如說,中共以其實際行動開創了成功地玩弄世貿組織規則的先例。而世貿組織多數成員國出於自己的短期利益,並不想對中共提出交涉,結果就是世貿組織不斷向北京的違規行為讓步。從這個意義上講,世貿組織已經失去了對違規行為的約束能力,它的存在價值因此便成了疑問。
在中國推行經濟市場化之前,經濟全球化早已開始,但並未遇到大挑戰,其中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參與其中的國家基本上是自由社會,還因為它們都不是大國,既無挑戰國際規則的野心,也無挑戰國際規則的能力。當經濟全球化把中國當作一個重要合作國家後,事情發生了重大變化。經濟全球化原本是自由國家之間的跨國企業合作,而世貿組織則為這樣的經濟合作提供規則保障;需要特別強調的是,經濟全球化不是政府之間的經濟合作,而是不同國家企業之間的合作。這一點之所以重要,與經濟全球化參與國都是自由國家有關。所謂自由國家,除了實行市場經濟之外,其政府不會直接操控所有經濟活動,也不會利用政府操控來達成政府本身的全球目標;換言之,自由國家參與經濟全球化,大體上不至於把經濟全球化變成政府稱霸全球的工具。因此,世界貿易組織制定規則時從來沒有想過,要如何防止它所保護的所有經濟全球化參與國當中的某一個會成為對世界經濟政治秩序的威脅。
在這種對經濟全球化的美好願景的背後,還潛藏著一個全世界左派的舊夢想,即世界大同。(編者註:「柏林牆倒塌、蘇聯解體,有人歡呼「歷史終結」、「意識形態終結」,有人擔憂「文明的衝突」,但很少有人意識到,共產主義正在以新的面目、打著新的旗號,迅速征服整個人類社會。這個旗號,就是‘全球化’。」(選自《魔鬼在統治著我們的世界(25):全球化))
很可惜,正因為世界上主要民主國家的天真幼稚,經濟全球化為自己埋下了日後必然爆炸的「地雷」。所謂的天真幼稚,包括兩個方面。
首先,以為所有推行經濟市場化的國家都會擁抱自由民主。
其次,以為冷戰結束後世界上不會再出現某個大國對世界經濟政治秩序構成威脅的現實可能性。確實,冷戰時代的蘇聯一直威脅著世界和平和秩序,但是,蘇聯拒絕市場經濟,因此蘇聯陣營的成員國,不管大小,都不會與自由國家之間的企業開展長期全面的經濟合作。蘇聯解體之後,許多天真的西方人士紛紛額手稱慶,以為在這個世界上從此不會再有威脅世界和平和秩序的專制大國。在他們看來,既然中國推行了市場經濟,那它早晚一天會加入自由世界,美國和歐洲的「擁抱熊貓派」就是這麼為自己的立場辯護的。
他們最大的錯誤在於,在中共決定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前沒有看出來,中共通過推行經濟市場化(國有企業全面私有化和放棄計畫經濟),已經建成了獨特的「共產黨資本主義」的基本制度框架。我2015年發表的英文文章首次提出了「共產黨資本主義」這種制度,但當時側重於所有制層面,即共產黨幹部如何通過侵吞國有資產而成為幾十萬原國有企業的老闆,而沒有進一步深入挖掘,去分析這樣的紅色資本主義一旦進入經濟全球化,將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現在看來,「共產黨資本主義」既不是正常的市場經濟,更不是自由社會,它通過經濟全球化,不但吸引了各國的企業、設備和訂單,形成了「世界工廠」,同時也造成了西方國家的企業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另一方面,這樣的制度之下,共產黨政權為了保住政權、擴大實力,必然會試圖影響和操縱國際經濟秩序,挑戰西方國家當中的「領頭羊」美國,所以,它不可能與美國成為真正的合作夥伴和按照國際規則正當競爭的競爭者,而是會把美國當作戰略上的「假想敵」,用非武力的手段持續不斷地削弱美國,客觀上也瓦解了WTO的規則及其約束力。
四、美中經貿爭端的戰略意義
川普上任後開始清理他的前任們留下的負面遺產,其中最主要的一項就是重新調整美中關係。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後,經濟規模越來越大,當它認為自己已經具有「崛起」的實力時,就開始按照自己的需要操縱全球貿易,從各國奪取技術,對美國的傷害越來越大,而世貿組織面對一個不講道理、耍無賴的巨無霸,束手無策。
美中貿易爭端表面上看起來與世界上發生過的多起貿易摩擦類似,但其中有一個很少被關注的重要問題,那就是,中國出於民族主義宣傳和意識形態的需要,對美國是經濟削弱和軍事競爭並舉,互為表裡,在經濟和科技層面佔盡便宜,然後集大國的財力強化軍備,形成對美國的壓力。這種做法某種程度上與日本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的對美外交和貿易關係有一些相似之處。因此,美國不可能單純從經濟層面看待現存問題,美國目前及今後的許多措施並非單純著眼於經濟上的相互關係,還包含著防範中國戰略企圖的用意。雖然對這一點美國政界沒有人明確表達,但潛在的共識越來越清晰。
全球經濟秩序應不應當改變?各國立場很不一致。對中國來說,最好完全不變,它就可以繼續佔大便宜;其它許多中小發達國家既怕吃中國的虧,又想繼續佔美國的便宜,所以是首鼠兩端;只有吃了大虧的美國才有改變全球經濟秩序的動力。改變全球經濟秩序,也只有美國才能做到,因為只有實力大於中國的美國才具備改變全球經濟秩序的條件。現在世貿組織面對只佔便宜不守承諾的中國,只能空講道理,無限期地耐心等待中國主動改變;而中國偏偏只願意做出對自己有利或不吃虧的改變,而不肯放棄對自己不利的鑽空子做法,比如拒絕承諾放棄侵犯他國知識產權的做法。這種情況下,在全球化過程中吃虧最大的美國只能獨自來維護美國的利益,實際上,別的國家誰也不管美國吃虧有多大,美國的利益只能由美國自己來保護。
美國的貿易新政揭開了經濟全球化一直被掩蓋的陰暗面,世界貿易組織(WTO)在「紅色巨無霸」面前的懦弱無能,充分展示了經濟全球化被「紅色巨無霸」玩弄於股掌之中的可悲局面。或許可以說,經濟全球化已經走過了它的顛峰時代,現在正步入其自身造就的陰影之中,人們將不得不重新認識今後的全球經濟格局。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