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國君之一,他不僅才高八鬥,更對中華傳統文化與藝術有著濃厚興趣,其政治才能和仁政愛民的理念廣為後世傳頌。從康熙朝起,連續三代的盛世,政治安定,經濟繁榮,皇帝的重視,使瓷器的發展有著非常卓越的成就。康熙皇帝憑藉自己的才學和愛好,不但使得清初瓷器製作技藝高超,而且有創新的舉措。琺琅彩瓷就是康熙帝時期瓷器燒造的一個重要成就。
康熙年間成立的「內務府造辦處」,那裡聚集了各地能工巧匠,專門為皇家製作各類器物,「內務府造辦處」初設在養心殿周圍,後遷至武英殿北白虎殿後房,即明代仁智殿舊址。為具體承辦製造、修繕各項器物之事宜,造辦處內又分成不同的「作」、「處」、「廠」、「館」,例如:匣作、輿圖處、玻璃廠、如意館等等。從《欽定總管內務府現行則例.造辦處卷》、《造辦處活計庫各作成做活計檔》等文獻中可見,造辦處的許多作品均在皇帝親自授意及修改、參與下設計並製作。
琺琅的工藝差不多在宋元時期由波斯工匠傳入中原,在明朝曾大量製作,到景泰年間達到高峰,因此這種琺琅器皿也被後世稱為「景泰藍」。琺琅這種工藝在銅胎、紫砂、玻璃胎上,都容易附著,但在瓷胎上附著卻不易。據清宮造辦處的文獻檔案記載,康熙晚期,在康熙帝授意之下,由造辦處琺琅作的匠師將銅胎畫琺琅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創製出新瓷器品種——琺琅彩瓷器。這種瓷器先在景德鎮燒造裡白釉外無釉的瓷器,送進宮中(個別的使用宮中收藏的明代永樂白瓷),再由清宮造辦處琺琅作畫師遵照御旨,在碗的外部澀胎上用進口琺琅料描繪紋飾,然後入窯焙燒而成。琺琅彩瓷極為珍貴,康熙時期主要用於帝王賞玩,如果下賜重臣或外交互贈時一般都有記錄存檔。
琺琅彩含大量的硼和砷,燒成後具有強烈的金屬質感,色彩表現力極強。康熙的琺琅彩主要的是模仿銅胎琺琅的製作,在白瓷胎內和底座圈足施以釉彩,而恰恰瓷器外壁並不上釉,這種胎裡上釉、外壁無釉瓷器被稱為「反瓷」。瓷器外壁多以胭脂紅、孔雀綠等色彩為底色,在其上用各種反差色並採用雙鉤敷彩技法描繪出時令花卉,色彩油亮絢麗,圖案以牡丹、月季、芍藥居多,。
除了花卉以外,康熙琺琅彩瓷也會出現一些文字,其主要以篆書為主,書寫萬、壽、長春之類的吉語,成為這一時期琺琅彩瓷特徵之一。流傳至今,大多數的康熙琺琅彩瓷器作品大多數是體積較小的,即便是體型較大的立件瓶類器物也不會超過25厘米,器型多以日常生活中的碗,盤,杯,壺,盒等為主,其中碗和盤的比重佔據最大,這是這一時期琺琅彩瓷另一特徵。
康熙琺琅彩瓷器在器底款識多有書款,款識多以藍料和胭脂紅料楷書寫「康熙御製」字樣,永樂白胎畫琺琅器物上則多以紅料書寫「康熙御製」雙圈楷款。
這件康熙御製千葉蓮盌可謂康熙琺琅彩代表之作。蓮花瓣上不透明的粉紅彩格外濃郁馥麗,盛放的蓮花栩栩如生,令人心醉神迷。而且盌上所繪並非普通蓮花,而是罕見的千葉蓮,當中兩株屬一莖二花的並蒂蓮。其形象無論是含苞、盛放、結籽或荷葉舒捲,俱極盡繪飾之能事。
康熙帝學識淵博,熟習宋明儒學理念,十分清楚蓮花的內涵和意義,他對風姿綽約的千葉蓮更情有獨鍾,曾多次題詩詠之。中國傳統文化中,蓮寓意純潔高尚吉祥,而蓮花與蓮葉為「荷」,諧音「和」,亦常借指和諧。康熙帝藉此希望天下政清人和,百姓享有太平盛世。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