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歷朝歷代描寫思念的詩詞歌賦不少,但宋代蔣捷的《一剪梅・舟過吳江》可謂別有特色。蔣捷是這麼寫道: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渡 一作:度。)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和許多作品一樣,都是描寫了對家人的思念,但《一剪梅・舟過吳江》和其他類似的作品比較,最大的不同,是蔣捷將這類感情寫得栩栩如生、十分動人。甚至讓人一閱讀,立即知曉自己將會銘記此作。
蔣捷之所以能如此深刻地呈顯心緒,或許,跟他從35歲到50歲期間始終漂泊在外有關係吧!
蔣捷有一大段時間經常待在水上舟中,心念著故鄉。
正因為俗世時局為他個人帶來了掙扎與苦痛,得以讓蔣捷在上片開頭點明了自身的愁苦,而這種愁悶又是通過舟的「搖」,以及簾的「招」來展現的。而隨後的風「飄」、雨「蕭」,在疊加一起之後,又令人在閱讀這一首作品時,自然而然對詞人的「愁」能感同身受。當然,抽象的情感也就變得容易理解。
許多人在閱讀這一首《一剪梅・舟過吳江》時,絕對都認同末三句是最最絕妙的。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絕對稱得上是神來之筆。有文人十分認可這三句,並讚嘆蔣捷將抽象的時間的流逝運用具體可見的景物給表達了出來,讓這首詞的內涵在霎時之間變得既遠又高,一般的離愁別恨完全無法與之比擬。
雖然變紅了的櫻桃和變綠了的芭蕉,都是時間作用的結果,但如果蔣捷一開始就將順序顛倒過來,寫成「櫻桃紅了,芭蕉綠了」,那麼,如今就不會有這麼多人為之驚艷了。畢竟,描述一顛倒,味道就完全變了樣,時間變得不再是主宰,彷彿與櫻桃變紅、芭蕉變綠不再關係密切。幸好,蔣捷最初的描述,同時鮮活了紅和綠的色彩,讓思念、哀傷在同時之間充滿了喜悅與希望,令人細細讀來,意蘊無窮。
正因為蔣捷創作的好,人們自然不需特地、也沒有那個必要將這首作品翻譯成白話來理解。否則古文中的豐富內涵、深刻意境,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詞人那擺盪的命運及隨之萌發的無限惆悵,也就難以捕捉了。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