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字孔明,三國蜀漢丞相,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等。(圖片來源:手繪插畫Winnie Wang/看中國)
東漢末年,群雄紛起,大小戰爭頻傳,而在發生歷史上最著名的以少勝多、奠定了魏、蜀、吳三分天下之局面的赤壁之戰前,我們絕對不可以遺忘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諸葛亮草船借箭」。這可是一場令人非常驚訝的傳奇戰役,因為智慧的諸葛孔明讓當時缺乏裝備的蜀吳聯軍,在不損耗軍將之際,輕輕鬆鬆就獲取了十萬支箭。這也是民間開始流傳「草船借箭」這一句歇後語的由來。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均知曉,「草船借箭」乃是非常膾炙人口的情節,但在「草船借箭」之後,又該接續哪一句話呢?公布答案之前,先來認識草船借箭這一故事吧!
話說爆發赤壁大戰前,諸葛亮勇赴東吳,進行遊說,以結盟抵禦曹操的入侵。不過,諸葛亮在遊說兩家聯盟的過程中,令周瑜深深覺察諸葛孔明本身具備的無限智慧,並為此倍感威脅。周瑜暗自琢磨:諸葛亮日後必成東吳大患。於是,周瑜展開了一場針對諸葛亮的特別布局。
周瑜對諸葛亮提出一困難的要求:「水戰之中,以弓箭為重,先生能否在十日之內監造十萬支箭來?」
諸葛亮機敏至極,一眼識破這條計謀,但他仍淡定回覆說,自己只需要三日。諸葛亮甚至還立下了軍令狀。換言之,諸葛亮不僅同意在十日內負責趕造十萬支箭,還願意承擔無法完成任務之後的懲處。周瑜摸不著頭緒,畢竟是人都絕對不會相信短短三日就能造出十萬支箭一事,是可行的。
見到諸葛亮如此不著不急,徐徐答覆,周瑜越想越不對勁,便要求大臣魯肅趕快去探聽諸葛亮的虛實。
當魯肅在探諸葛亮底細究竟如何之際,諸葛亮對魯肅說,自己有一件事情需要幫忙。原來,諸葛亮希望魯肅能借給他二十艘船,每艘船上共有三十名軍士,船還得要使用青布幔子給遮擋起來,同時還要備妥一千多個草把子,分布在船隻兩側。
諸葛亮說這樣的準備別有妙用,保管第三日能得到十萬枝箭。他又提醒魯肅說,此事千萬不能讓公瑾知道,否則取箭之計就會失敗了。
魯肅同意了,一切均按照諸葛亮的要求去準備。不過,兩日過去了,眾人均不見諸葛亮有任何動靜。當眾人心生疑竇時,諸葛亮在第三天四更時候,秘密邀請魯肅一同登船去。
魯肅一聽說是要去取箭,便按下滿懷納悶,跟諸葛亮一同浩浩蕩蕩地向曹操的水寨大營駛去。
結果如何,世人皆知。當曹操知悉船隻靠近曹軍水寨後,當然以為是敵方攻近,但因為當時起了大霧,為避免中了埋伏,遂急忙派人赴旱寨內喚張遼、徐晃各自帶領三千名弓弩軍,火速趕赴江邊。不久,曹營如雨點般的箭紛紛射在了一排的草把子上。
諸葛亮等了一會兒,才命令船隻掉頭,供另一排的草把子受箭。諸葛亮又對陪在身側的魯肅說道,「你看,我們的弓箭不是來了嗎!?」就這樣,諸葛亮一使計就輕鬆得到曹軍十萬多支箭,成就了歷史上最著名的故事--「諸葛亮草船借箭」。
當太陽出來,迷霧要散去時,諸葛亮即命令船隻趕快往回行駛。這時候船隻兩側的草把子上,早就已經插滿了密密麻麻的箭,每艘船上少說也得到了五、六千支箭,總數當然是超過了周瑜原先設定的十萬支。當周瑜從魯肅那邊得知借箭的全過程之後,不禁感嘆:「諸葛亮神機妙算,我不如他。」
在蜀吳聯軍滿載而歸之際,曹魏自然是得開始正視不小的損失。曹操明白自己的十萬支箭是非常輕易地被諸葛亮給「借」走了,至於後續狀況呢?那當然是沒人會來還箭了。後來便出現了一句歇後語-「草船借箭,有借無還。」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