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定公問孔子:「君主怎樣使喚臣下,臣子怎樣事奉君主呢?」(圖片來源:手繪插畫 志清/看中國)
《論語.八佾》記載:定公問曰:「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魯定公問孔子:「君主怎樣使喚臣下,臣子怎樣事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說:「君主應該按照禮的要求去使喚臣子,臣子應該以忠來事奉君主。」「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這是孔子君臣之禮的主要內容。只要做到這一點,君臣之間就會和諧相處。從語言環境看,孔子還是側重於對君的要求,強調君應依禮待臣,這當然不是說臣上對君主就無禮了,那麼古代的君臣之禮到底是什麼樣的?體現了何種道理呢?
禮莫大於敬
《堯典》記載帝堯「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欽:恭謹嚴肅。允:誠實。恭:恭謹。克:能夠。讓:讓賢。他嚴肅恭謹,明察是非,善於治理天下,寬宏溫和,誠實盡職,能夠讓賢。
《弘道錄.君臣之禮》:錄曰:禮莫大於敬。堯舜繼天立極,史臣稽古正詞曰欽,乃所以奉於天;曰恭,乃所以懋於己;曰讓,乃所以加於人。其實不越乎敬之一字而已。
《弘道錄.君臣之禮》:錄曰:上古之時,君勁而臣揚,君庸而臣載,君拜而臣稽首,此何等氣象也。
據《周禮.秋官.司儀》記載,司儀掌管迎接九等賓客的擯相之禮,以告王應有的儀容、辭令和揖讓的節度。王將與諸侯會同,就命令築壇高三層,壇周圍築矮牆以像宮,宮的四邊每邊各開一門。司儀告訴王會同的禮儀。王面朝南接見諸侯,向庶姓諸侯行「土揖」禮(拱手前伸而稍向下舉),向(有姻親關係的)異姓諸侯行「時揖」禮(拱手向前平伸),向同姓諸侯行「天揖」禮(拱手前伸而稍上舉)。
這說明古代君臣之間的舉止性禮節,不僅僅是臣下向君主施行,而且君主也有向臣下施用儀制。周王天子無論是對諸侯,還是對卿、大夫、士乃至更低級的故士、虎士、大僕等行揖禮,都屬於君臣之禮的範疇。
在先秦時期,國君為表示對一些大臣的尊敬,也往往稱字而不稱名。
先秦時的人席地而坐,若對同坐的對方表示敬意,則臀部抬起離開雙腳,上身挺直。君對臣還禮的跪拜禮是「空首」,動作是把兩手放於地上,把頭磕到手上而不觸地。除了跪拜禮外,還有一些禮節也體現出君對臣的敬重。如:降階,下台階相迎或行禮。
登臺拜將
韓信是是西漢開國名將,漢初三傑之一。「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出世」是楚漢之時人們對其的評價。韓信歸順漢王后,蕭何認為他是奇才。韓信揣測蕭何等人已多次向漢王推薦自己,漢王不任用,就逃走了。蕭何月下追韓信,漢王大怒,「如失左右手」,還以為是蕭何逃跑了。便問他為何是去追韓信。
蕭何說:「那些將領容易得到。至於像韓信這樣的傑出人物,普天之下找不出第二個人。大王果真要長期在漢中稱王,自然用不著韓信,如果一定要爭奪天下,除了韓信就再沒有可以和您計議大事的人了。但看大王怎麼決策了。」漢王說:「我是要向東發展啊,怎麼能夠內心苦悶地長期呆在這裡呢?」蕭何說:「大王決意向東發展,能夠重用韓信,韓信就會留下來,不能重用,韓信終究要逃跑的。」漢王說:「我為了您的緣由,讓他做個將軍。」蕭何說:「即使是做將軍,韓信一定不肯留下。」漢王說:「任命他做大將軍。」蕭何說:「太好了。」於是漢王就要把韓信召來任命他。蕭何說:「大王向來對人輕慢,不講禮節,如今任命大將軍就像呼喊小孩兒一樣。這就是韓信要離去的原因啊。大王決心要任命他,要選擇良辰吉日,親自齋戒,設置高壇和廣場,禮儀要完備才可以呀。」漢王答應了蕭何的要求。於是韓信被拜為大將軍,任命韓信的儀式結束後,漢王才就座。
王制百官
《禮記.王制》中,天子為臣下制定傣祿和爵位。天子的官屬,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上士。選用平民中有才能的人做官,一定要對他的德才先進行考察。
諸侯對於天子,每年要派大夫去聘問一次,每三年要派卿去聘問一次,每五年諸侯親自朝見一次。天子每隔五年到全國各地巡視一次。
到了應該巡視的那一年的二月,先到東方巡視,來到泰山,在山上燒柴祭天,又遙祭當地的大山大川。接見東方各國諸侯,登門拜訪當地年近百歲的老人。命令各諸侯國的太師一一演唱當地的民歌民謠,從而瞭解民風習俗。命令管理市場的官員呈交物價統計表,從而瞭解百姓喜歡什麼物品,討厭什麼物品。命令負責禮的官員,校定當地的季節、月份、日期,並檢查當地的音律、禮樂、制度、衣服,發現有不符合規格者,予以糾正。
當年的五月到南方巡視,來到南嶽衡山,其種種作法,如同巡視東方之禮。八月到西方巡視,來到西嶽華山,其種種作法,如同巡視南方之禮。十一月到北方巡視,來到北嶽恆山,其種種作法,如同巡視西方之禮。全國巡視完畢歸來,到祖廟和父廟舉行祭告。
天子將出征,要先告祭於天,告祭於地,告祭於宗廟。
天子、諸侯在沒有戰爭和凶喪的情況下,每年田獵三次,其目的在於,第一是為了準備祭祀的供品,第二是為了招待賓客,第三是為了豐富天子、諸侯的膳食品種。男獵時不能不守規矩,隨意捕殺,作踐天帝所生之物。田獵的規矩是:天子打獵不應四面合圍,諸侯打獵不應把成群的野獸全部殺光。射殺野獸之後,天子要放下指揮的大旗,諸侯要放下指揮的小旗。大夫射殺野獸後,就應命令協助驅趕野獸的副車停止驅趕。大夫的副車停止驅趕之後,百姓開始田獵。正月以後,虞人才可以進入川澤壘梁捕魚。秋冬之交,才可以開始田獵。八月以後,才可以設網捕鳥。到了十月,才可以進入山林砍伐。昆蟲尚未蟄居地下之前,不可以縱火焚草肥田。不捕捉小獸,不取鳥卵,不殺懷胎的母獸,不殺剛出生的小獸,不搗毀鳥巢。
君臣之義
君有禮,臣盡忠,就是君臣大義。君禮臣忠。朱熹說:「兩盡其道」,君以君道,臣以臣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盡其道。
至於孟子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孟子.離婁下》)則是一種反傳統的論斷,程樹德《論語集釋》引《皇疏》:「君若無禮,則臣亦不忠也。」這話可以與孟子所論比勘。
其實,君非無故而命臣死,除非昏君、暴君。當是時,臣不得不死,或是當朝氣數已盡,可以另侍明君之時。
春秋時期,重耳避驪姬之亂,先是重耳逃到蒲城,晉獻公的軍隊在蒲城攻打他。晉獻公派宦官名叫披的去攻打他。蒲城人想要迎戰,重耳不肯,認為君父的命令是不能抵抗的。命令跟從的人,誰出來抵抗,誰就是我的仇人。說:「仰仗著國君父親的恩寵而享有奉養自己的俸祿,因此才得到百姓的擁護。有百姓的擁護而反抗,沒有比這再大的罪過了。我還是逃亡吧。」於是跳牆逃走,披追上來,只來得及割下他的衣袖。
流亡19年後,重耳歸國。寺人披請求進見。晉文公派人責備他,而且拒絕接見,說:「蒲城那一次戰役,國君命令你一個晚上到達,你馬上就來了。後來我跟隨狄君在渭水邊上打獵,你為惠公來殺我,惠公命令你過三個晚上再來,你過兩個晚上就來了。雖然有國君的命令,為什麼那麼快呢?那只被割斷的袖子還在,你還是走開吧!」寺人披回答說:「小臣原來認為國君回國以後,已經瞭解情況了。如果還沒有,就會又一次遇到禍難。執行國君的命令只有一心一意,這是古代的制度(君命無二,古之制也。)。除去國君所厭惡的人,只看自己有多大力量。蒲人、狄人,對我來說算什麼呢?現在您即位做國君,也會同我心目中一樣沒有蒲、狄吧!齊桓公把射鉤的事故在一邊,而讓管仲輔助他。君王如果改變這種做法,我會自己走的,哪裡需要君王的命令呢?離開的人很多,豈獨是我受過宮刑的小臣?」晉文公於是接見了寺人披,寺人披就把禍亂告訴了晉文公(呂、郤兩家害怕禍難逼近,準備焚燒宮室而殺死晉文公)。
責任編輯: 古風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