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雅文房”仿佛就像一座现代人心灵的桃花源,不但以幽雅的空间满足人们对平静的渴望,更以中华书画艺术的精神内涵洗涤每位顾客的身心。(怀雅文房提供)
在繁忙、步调匆促而充满紧张与压力的生活下,如能找一处清静的所在,享受半刻悠闲,让繁杂、焦虑的心思平息理顺,那可真是难得的福份。作为一家中国文房四宝的专卖店,“怀雅文房”仿佛就像一座现代人心灵的桃花源,不但以幽雅的空间满足人们对平静的渴望,更以中华书画艺术的精神内涵洗涤每位顾客的身心。
古典时空 心灵桃花源
对许多现代人而言,“纸、笔、墨、砚”,已经是遥远而又陌生的记亿。脑际在“文房四宝”驻足片刻,就足以让人的思绪从现有的生活中暂时抽离,飘入古典时空。然而,“怀雅文房”之所以令人乐于亲临,凭藉的可不只是这份幻想与怀念,而是她从里到外真实地透发出浓厚的中国古典气氛与韵致。
深褐色的木制书柜、书架、搭配柔黄的灯光,将整个空间显得古朴而典雅。一套套的字帖、画册、书籍,整整齐齐的排列在书架上,而在整齐规律之中,店主人很巧妙的摆放了几颗盆栽,这些植物形貌活泼、绿意盎然,化解了排排书册的单调,也为褐色系列的空间增添不少生趣。
纸、笔、墨、砚各得其所,丰富多样。(怀雅文房提供)
另外,纸、笔、墨、砚各得其所,丰富多样,却不繁挤。“笔墨庄要陈列的东西很多,所以我特意空出许多空间,不把整个墙面塞满,让它有‘白’的部份,透透气,这样顾客也比较不会感受到压力。”“怀雅文房”女主人郭小姐的说明体现了以客为尊的关怀,也道出她对艺术空间的深刻了解。
曾在台北居住多年,前几年回到台南故乡的书法家卜兹说:“刚回到台南时,每次逛笔墨庄,常常会感到一种失落,人文的失落。”他认为文房四宝是创作中国艺术的必备工具,因此笔墨庄也应该呈现出文化艺术内涵,然而许多经营者也许只把它当作是生意,因此他们的店少了几分深度的文化氛围,“怀雅文房”做到了这一点,他很欣慰。
书法家曾老师是“怀雅文房”常客,他也对“怀雅文房”的空间布置与格调相当赞赏,他说:“我常来,因为这个空间典雅别致,而且散发着浓浓的中国文人风味”。
曾老师还提到“怀雅文房”的另一项特色,那就是主人的和善亲切。他挂着满意的笑容说,每次到“怀雅文房”,主人都会奉上一壶好茶,“往往不见得缺什么东西,就是想进去喝杯茶,看看帖子、画册,也往往这样不知不觉的,就又度过了一段惬意的午后时光。”
门外是车水马龙的喧嚣都市,店内三五个艺术的爱好者在茶香、纸味旋绕的中国乐曲中,谈论着他们对这本帖、那幅画的看法。置身“怀雅文房”这个古典空间里,疲惫的心得到了休息,世俗的纷扰不再盘旋脑海,让人别有一番“心远地自偏”的超脱,宁静与平和熨润了身体每一个细胞。
每一个角落,都是主人最细心的巧思安排。(怀雅文房提供)
生意盎然、形貌活泼盆栽植物。(怀雅文房提供)
制笔世家 文化承传
“怀雅文房”提供的笔出自其父亲在台湾亲手制造。郭先生做毛笔已有40几年历史。郭先生表示,全台湾能作毛笔的已是寥寥无几,大部份毛笔已经从大陆进口,但郭先生为承传这项固有传统,仍然坚持着。他说,许多制笔师父到大陆发展,但大陆工人态度马虎,做出来的笔很粗糙,“我们能做的,就是拉开品质的差距,才能面对大陆笔的竞价。”
从小受父亲在文化素养上的栽培,加上求学时代专研的就是美术专业科目,“怀雅文房”主人郭小姐在艺术领域浸染多年,奠定了扎实的认识基础。在谈到艺术素养时,郭小姐谦虚的表示,面对中华艺术的深厚内涵,她的领会还很粗浅,“最主要是兴趣,还有就是觉得应该在文化传承上做一些努力。”
由于郭小姐在这个文化艺术领域的投入与热诚,原本从事金融业的先生也放弃了高收入的工作。“她的努力与成长我都看得到,心里也很感动,所以就想多帮帮她。”有了先生的支持与鼎力相助,“怀雅文房”注入了一支生力军,而且在夫妻两人的共同努力下,朝向更多元、更有深度的人文空间发展。
“怀雅文房”在男女主人共同努力下,朝向更多元、更有深度的人文空间发展。(怀雅文房提供)
郭小姐表示,她深刻体会到艺术交流的重要,所以不定期就会邀请各方书画家到店里小聚。“人对美的感受见仁见智,但透过至这样的机会大家可以形成一个交流的环境,大家的观点也不会越来越局限。”
为了让有心学中国书画艺术的人有良好的上课环境,郭小姐免费提供“怀雅文房”作为上课场地。郭小姐说,未来她想开更多的班,举办更多的讲座,让不同理念的书法家都能在这里互相对话。另外,现在制式化的比赛使得许多有潜力、肯花功夫的人,没有崭露头角的机会,“我希望在未来能提供更宽广的展览空间,让这些艺术家有表达的机会。”
对“怀雅文房”的未来发展,卜兹老师期许地表示,日本有剑道、茶道、花道,这些陶冶心灵层次的文化遗产在日本一直被发扬着,而且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他希望“‘怀雅文房’这样的地方能让更多人认识中国书画,领略中国艺术的精神内涵,也让这样的一种文化,体现在台湾人民的生活中。”
- 关键字搜索:
- 承传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