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六年(1408年),明成祖动用文人儒臣三千余人,辑古今图书八千余种,囊括前代关于政治、历史、伦理、地理等方面所有重要著作的一套丛书问世,明成祖十分满意,赐名《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是永乐大帝文治的标志,拉开了总结、整理传统文化典籍的序幕,对保存古代文化典籍有着极为重要的贡献。最难能可贵的是收录入《永乐大典》的图书,很多采取原文抄录的办法,往往整段、整篇甚至整部书照抄下来。清代以来的学者从这部“大典”中分析出来的在当时已经失传的图书就达到了590种,其中有338种被收入清代大型丛书《四库全书》之中。《永乐大典》共22,877卷,装成11,095册,藏于文渊阁中。据《进永乐大典表》记载,成书总字数约3.7亿字,一度被《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誉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后来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在紫禁城内东庑南,又建“文渊阁”,南京的书籍大量北运,在把《永乐大典》运至北京后,专贮于“文楼”。而自此之后的二百年中,各种书籍和文章大量刊行,明朝学术上出现新的繁荣期。明朝末年,大典正本神秘消失了,有人说是毁于战火中。
王绂明洪武初年荐入翰林,擢为中书舍人。建文二年(1400年)隐居九龙山(即无锡惠山)。为惠山寺僧性海(普真)作《竹炉煮茶图》。永乐元年(1403年),王绂因善书被举荐进京,供事文渊阁,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50岁始授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北巡,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
王绂(1362年-1416年),字孟端,号友石生,无锡(今属江苏)人,明代著名画家。幼年聪颖好学,能书画,擅画山水墨竹,山水画有繁、简两种风格,繁笔线条较长,转折灵活,多用中锋,学元代王蒙、吴镇笔法。简笔则干笔、偏锋、皴擦并用,来自元代黄公望、倪瓒。因此,他的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明代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王绂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他画墨竹笔法灵活稳健,含有书法特点,多受北宋文同影响,兼收倪瓒、柯九思二人之长,经过长期的揣摩,形成独特风格,飘逸雄秀,纵横洒落。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
着录于《石渠宝笈续编》明初王绂所绘之“北京八景图”原为清代乾清宫旧藏,是现存最早描绘“北京八景”的画作。此图卷中八景各自独立为单幅。依序画“金台夕照”、“太液晴波”、“琼岛春云”、“玉泉垂虹”、“居庸叠翠”、“蓟门烟树”、“卢沟晓月”和“西山霁雪”八景。卷前引首有内阁首辅胡广(1370-1418)永乐十二年(1414)十一月所作序文,序文提及“北京八景图”有十三位文臣作诗112首,然今图存诗不全,且缺画家王绂题诗。画无名款,均钤“中书舍人”、“王氏孟端”二印。图后均有景观说明一则及大学士胡俨等七人的题诗。
整幅作品风韵别致,凡屋舍、桥亭、人物、烟云、流水、无不精致有神,颇有宋元山水画的遗意。画中所作近山用短披麻皴,苔点繁密,松秀华润,状似碎石,沉著有力。远山经常一抹,平涂擦染,高旷空灵。
来源: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