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木雕水月观音像(局部)(图片来源:美国纳尔逊博物馆)
如论中国自古观音木造像,美国纳尔逊博物馆的辽代木雕水月观音像可谓魁首,被媒体称为“三十件在美国公众机构中最好的作品之一”。此造像流入美国纳尔逊博物馆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
1931年,纳尔逊馆方委讬美国人华尔纳和中国人卢芹斋等以北平为据点,遍历华北,大量购买中国古代艺术品,以扩充馆藏。这尊辽代观音像最初出现在美国人眼前时,它被分割成几部分摆在中国古董商后院的荒地上待价而沽。卖方在看过之后,认为这是明代的观音造像,在当时能买到手的唐宋时期佛造像也并非罕有,所以美国人华尔纳并没看上。
由于断代失误,美国人第一次和此像失之交臂,此像被后来赶到的卢芹斋买下。后经过专家的仔细鉴定,认定此木造像是辽代的。纳尔逊博物馆从卢芹斋手里买下此像,从而有了这件镇馆之宝。
这座辽代木雕水月观音雕像通高2.41米,是现存宋金时期木雕中尺寸最大的作品之一。其身躯饱满,上身修长伟岸,而在方圆的面容上,朦胧的双目轻合垂视,又表现出智慧和慈悲。最值得注意的是面部的轮廓,具有希腊雕塑式的,符合“黄金分割”定理的风格。
为搭配此像,纳尔逊博物馆专门开辟出一个巨大空间,名曰中国庙宇展厅。在水月观音的背后,安放了原山西广胜寺的元代《炽盛光佛佛会图》壁画,而顶上即是由明代雕龙藻井和清代平棋,面前的雕花格扇门来自北京的一座清代官员宅院。壁画和格扇门是1932年卢芹斋分别出售和捐献给博物馆的,藻井和平棋是1931年在中国购买的。如此陈设气势撼人,步入展厅“面圣”观音让人感动莫名。此后,如波士顿美术馆、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都学习了这样的展陈方式,设有日本庙宇展厅。
水月观音,又称“水吉祥观音”或“水吉祥菩萨”,是后世观音造像中最常见的三十三观音之一。
但是,“水月”之名,却并非出于早期佛教经典。传说在宋代,有一天观音菩萨来到姑苏城(今苏州市),看到因为战火,有数十万百姓遭到金兵的杀害。观音菩萨心生慈悲,化作一个美丽的妇人,手持杨柳净瓶,来到冤魂集中的地方。她用石头叠成数丈高的高台,然后跏趺于石台之上,念诵《大悲咒经》。每念一千遍,菩萨便用杨柳在净瓶中蘸一下甘露,洒向空中;然后插好杨柳,继续诵念。当地百姓看见一个美丽的妇人建台念经,十分不解,于是在旁围观,并且议论纷纷。
观音菩萨对众人说道:“你们现在受金人欺侮,有数十万人冤死,非常可怜。我今天有缘来到此地,决心超度他们,所以发愿筑台,诵经四十九天,遍洒杨柳甘露,使他们早日脱离苦海。我既不是要募捐,也不是要化斋。等四十九天后,我再与你们详细解说。”众人知道她是在无偿替姑苏人做功德,就不再议论了。
四十九天后,菩萨诵经期满,众人也如期而至。观音菩萨向众人详细解说了所诵经文。其中一人悟到:这个美丽的妇人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于是,他走上前拜道:“我听说观音菩萨时常云游人间,常常现出宝相,不知今天我们是否有福气得见您的真身?”菩萨说道:“可以。”然后指了指河边:“那河水中央不就是菩萨吗?”众人顺着菩萨指的方向望去,看见水中有一个影子,呈现出观音菩萨的宝相。众人急忙下拜。
当时水中正巧有一轮月影,非常明亮,菩萨的宝相渐渐隐没于月影中,慢慢消失了。等到大家起身,发现石台上美丽的妇女也消失了。众人这才明白,美丽的妇女正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于是,众人在菩萨诵经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寺庙,观中供奉着一尊观音菩萨诵经洒水的法像,民间称之为“洒水观音”或“滴水观音”。
人群中,恰好有擅长绘画的丘子靖。他将水月中显现的观音菩萨像绘制了下来,流传开后,这幅水月中显现的观音菩萨像,世人称之为“水月观音”。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