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德太子是将大和民族带入文明中的第一伟人。(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圣德太子在日本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形象神圣而崇高。近1400年来圣德太子(574~622)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无人能比,是教科书里出现最多的历史人物,在日本以往发行的日元钞票中,他的头像登场过7次之多。他被尊奉为日本文化奠基人,日本史上最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也是日本飞鸟时代,弘扬佛教的最大功臣,确立了佛教在日本的主流地位,所以也有“日本的佛教开山祖”之称。日本学者提出,圣德太子是将日本从氏族社会蜕皮,壮大成为一个独立的统一国家的人物,是日本从蛮荒状态转向文明社会,将大和民族带入文明中的第一伟人。
日元钞票上圣徳太子的头像。(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推古女王的摄政王
日本是世界历史上最多女性国王的国家。日本在592年至770年不到200年的时间里出现了6位、8代女天王,共掌权90年,其中推古天王和元明天王分别是飞鸟时代和奈良时代的开创者。这段时期是日本历史上独特的“女帝时代”,她们大多是王后或者王太后继位,等年幼的太子成人后再让位给他,也就是说女王的作用是在先王去世后“过渡”一个时期,这可以避免权力斗争造成流血冲突。8代女王中最有名的首屈推古女王。推古女王本是用明天王的妹妹、敏达天王的王后,天王死后,被苏我马子等贵族势力拥立上位,这是历史的机缘促成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据《古事记》,6世纪30年代起,释迦牟尼像和佛典从百济传到了日本,古日本列岛原本信奉诸多的自然神、原始神,用明天王(585~587)是第一个信仰佛教的天王,而日本贵族为了是否接受佛法分成了激烈的两派,争端不断升级,最终“受容派”苏我马子灭掉了排斥佛法的物部氏一派。公元592年,苏我马子等贵族拥立时年39岁的推古女王即位,成为日本史上首位女性天王。推古女王登基后立即发布《三宝兴隆》诏书,下令繁荣佛教,一举结束了围绕佛法产生的长期纷争。
推古天王即位后,立20岁的亲外甥、圣德太子为王太子,她在位三十余年中将大部分国政交给圣德太子,委以摄政。圣德太子的身分是王太子和“摄政王”。目前日本人公认的圣德太子生平,来源于他死后100年左右完成的《日本书纪》。据《日本书纪》记载,圣德太子生于574年,他并不是推古天王的儿子,而是用明天王的次子。推古女王极大地信任和推崇圣德太子,抑制了苏我氏贵族们的过分干涉朝政,他们之间是这样的关系。圣德太子在推古天王在位时就去世了,只享年49岁,最终没有即位当天王。《日本书纪》中记录,圣德太子自幼聪明好学,受父亲用明天王的影响,钻研佛教,同时对中国典籍也非常尊崇。
圣德太子的功绩
推古天王十一年(603年),圣德太子设定“冠位十二阶”,有点类似中国的科举制,打破了传统的世袭制的官僚体制,即必须出身贵族才能做官的规矩,以才能高低作为录用人才的标准,封官加爵。有趣的是,“冠位十二阶”规定,官员的等级体现在布制冠(帽子)以颜色的区分,其上插有金银制的髻华。各以浓淡两色的“紫、青、红、黄、白、黑”6种颜色,来代表“德、仁、礼、信、义、智”,也就是“大德、小德、大仁、小仁、大礼、小礼、大信、小信、大义、小义、大智、小智”12个等级来表示官位的高低,12阶也代表干支十二属性,乃是天地间之循序。“冠位十二阶”制帮助日本摆脱了氏族对朝廷的控制,加强了天王的中央集权。
推古天王十二年(604年),圣德太子又制定了《宪法十七条》。这是日本第一部宪法,它是日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纲领。其中第一条就是“以和为贵”(和をもって尊しとす)。《宪法十七条》最集中地反映了圣德太子的政治思想。除第一条推崇的“和为贵”之外,还有“崇君”、“公正”与“尊三宝”。也就是强调臣子尽忠、服从天王,尊奉佛法。其中“尊三宝”出自第二条的“笃信三宝”,并附有“三宝者佛法僧也。四生之终归,万国之极宗。何世何人,非贵是法”——圣德太子崇佛的名句。可以看出《宪法十七条》内容是对官僚和豪族的道徳性规范,在思想性上融合了中国的儒教、法家思想和释迦摩尼的佛学的因素。《宪法十七条》,还遵循阴数为八、阳数为九,阴阳之和为十七的道家理念。
圣德太子在他的《冠位十二阶》和《宪法十七条》中,大量采用了中原大陆的儒学、法家和道家的理念,说明圣德太子不但皈依佛门,还尊崇中原文化。当时的时代正对应中国隋朝。推古天王八年(600年)开始,日本共派出了6次遣隋史。《日本书纪》中记载了最著名的607年圣德太子派遣小野妹子前往拜见隋朝隋炀帝,递交国书与隋朝建立邦交的情况。隋炀帝做为答礼,也派裴世清等13人回访日本。从那以后,多次的日本遣隋使团吸取中国文化回到日本,极大影响了圣德太子的政治政策,推动了日本文明史的发展。遣隋使的派遣,不仅学习了隋的政治、文化、社会制度等,也为日本打开国门,学习借鉴他国文化开辟了先河。
总体来说,圣德太子推行的《宪法十七条》、冠位十二阶、派遣遣隋使等国政大事,迈出了日本成为中央集权的律政国家的第一步。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