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不理髮也許是一種迷信,也許是一種習俗,從秦始皇時期就開始流傳。民間有許多種說法是:「正月剃頭,外甥死舅」;頭髮是發的進義,人民不願損失掉一個良好的願望,所以才有了那樣的說法;也有的說正月剃頭思舅舅,後來被人誤以「死舅舅」,以訛傳訛就變成了現在這樣了;正月是龍抬頭的日子,你剃頭好嗎?說法可真是很多。
但是,最有說服力的還是起源於清朝。
話得從清軍入關時說起,大清皇帝為了「削平四周,留守中原」的治國主張,決定推行一種奇怪的髮式:將頭髮從前部到腦頂剃去,再將四周的髮際全部剃光,只留下中間集中的一塊和一個長長的大辮子。為了一統江山,尤其是統治思想,這種髮型要在漢人間大肆推行。推行的媒介便是剃頭匠,清政府把全國的剃頭匠召集起來,每人發給一個挂有聖旨的「吊投旗桿」。隨後,這些剃頭匠便走街串巷,恩威並施地把人們的頭髮一一拿下。
經歷了無數次朝代更迭的漢人對於誰當皇上這樣的事情並沒有表現得太過強烈,倒是這場頭髮的變革著實惹惱了其中一部分人。當時的清王朝打出的口號是「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這種強硬的做法出人意外地遭到了歷來柔弱的江南民眾的反對:江南士子認為剃頭是對他們人格的莫大侮辱,因此群起反抗,指望通過群眾的力量讓滿人有所收斂。然而,順治皇帝隨便找了點茬兒,一聲令下,接連出現了「揚州十日」和「嘉定三屠」等悲劇,漢人頭上的標誌連同熱血乘鶴西去。
1644年至1650年(順治元年∼順治七年)間,義大利人衛匡國寫下了著名的《韃靼戰紀》。其中記錄了中國南方軍民為保衛頭髮而戰的情況:士兵和老百姓都拿起了武器,為保衛他們的頭髮拚死鬥爭,比為皇帝和國家戰鬥得更英勇,不但把韃靼人趕出了他們的城市,還把他們打到錢塘江,趕過了江,殺死了很多韃靼人。實際上,如果他們追趕過去,也許會收復省城和其他城鎮,但他們沒有繼續發展勝利,只滿足於保住了自己的頭髮。
義大利人不懂得中國的國情,他看到的只是局部的一場小小的勝利,他不曉得,天下已經是清人的天下。「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韃靼人」動真格的了。在大清國的高壓下,一些文人士大夫不再高喊「頭可斷發不可剃」,而是以「正月不剃頭」來表達對明王朝的思念,實為「思舊」,為了掩人耳目,訛傳為「死舅舅」。
一場發生在三百多年前的剃頭鬧劇至今仍然有著如此深遠的影響力,我們不得不為民間口口相傳的力量所折服。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正月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