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利公司)在不同場合反覆宣稱,其產品原料及成品均來自安利位於海外的紐崔萊農場,絕無第三方代工,並以此強調安利產品的高品質,同時為其諸多產品的不菲售價做辯護。
雖然有關安利產品暴利以及代工問題的質疑時有發生,但在安利強大的公關能力運作之下,這些聲音大都曇花一現,迅速消失在公眾視野之外。
4月16日,安利公司一則公開聲明再次令這兩個敏感問題浮出水面。在安利公司官網首頁發布的《關於近期安利紐崔萊維生素C片被不實攻擊的聲明》中,安利再次強調了關於其紐崔萊所有產品沒有任何其他廠家代工的歷來口徑。
引發上述聲明的緣由是3月31日國內某知名財經媒體的一篇調查報導。在這篇名為《「天然外衣」:安利天價VC疑雲》的文章中稱:安利公司的VC產品原料並非產自其宣稱的紐崔萊農場,而是採購自國內,同時該VC產品存在代工現象。
報導刊發當天,上述稿件很快在該財經媒體官網消失,和訊網轉載的該文章鏈接亦隨即失效。
安利公司到底有沒有存在代工現象?其產品原料真的全部來自其海外四個紐崔萊農場?安利公司產品真的全部是其廣州生產基地生產的嗎?
網易財經深入調查取證後發現,事情並非空隙來風:至少一款安利主力產品的原料,並非來源於其公開宣稱的紐崔萊農場;至少有兩安利產品——包括其知名的深海魚油等主力產品——存在國內代工環節。而且,網易財經對比該安利產品出廠價和市場售價後發現,兩者價差達到驚人的41.25倍。
從官網消失的澄清聲明
4月16日,網易財經就代工及原料來源問題致電安利公司北京分公司公共事務部,安利公共事務高級主任鄒華以簡訊方式回覆稱:「可以登陸安利官網首頁,熱點焦點欄目,我們官網上有具體的情況說明。」
鄒華所言的這篇《關於近期安利紐崔萊維生素C片被不實攻擊的聲明》被發布在安利官方網站首頁「熱點焦點」欄目中,原文包括標點符號在內,僅48字:「我司鄭重聲明:安利紐崔萊在中國銷售的所有產品均由安利廣州生產基地生產製造,未經任何其他廠家代工。」
鄒華同時表示,此事發生在上海,向安利公司上海分公司瞭解詳情更為妥當。網易財經隨即在16日下午16:40致電安利公司上海分公司求證,安利上海公共事務部公共事務高級主任張圓表示,此事可以查詢其官網首頁安利公司的聲明,她在電話中強調:「安利公司產品沒有代工(現象),安利公司產品的原料,核心原料是安利自產,只有部分輔料來自安利以外的公司。」
耐人尋味的是,在網易財經致電張圓50分鐘後,安利公司的該則澄清聲明從其官網首頁消失。
至少兩款產品存在國內代工環節
安利公司所有產品真如鄒華和張圓所說沒有代工嗎?經網易財經歷時兩週的調查證明,事情並非如此簡單。
通過業內人士多方瞭解,網易財經獲知,山東榮城市一家漁業企業自稱為安利代工魚油膠囊產品。4月13日,網易財經來到榮城市成山鎮的天鵝湖經濟技術開發區,以購買原料的名義對該公司進行了實地暗訪。
這家名為鴻洋神的大型集團公司位於整個膠東半島最靠近黃海的東端犄角,距離山東威海市近60公里。該公司的主頁上介紹:鴻洋神公司投資1.2億元,佔地19萬平方米,有4個大型軟膠囊加工廠、1個魚油精煉工廠和1個微粉加工廠,年可生產軟膠囊71余億粒(片),精煉魚油3200餘噸,鱈魚皮蛋白粉700餘噸,魚油微粉130餘噸,並每年有約50個品種12億粒軟膠囊出口到美國、歐盟、日本、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是中國最大的軟膠囊加工基地和多烯魚油質量示範基地。
「我們替安利公司代工深海鮭魚油膠囊和小麥胚芽油膠囊,主要是深海鮭魚油膠囊,另有一部分小麥胚芽油膠囊。」在辦公區3樓辦公室內,鴻洋神公司保健品OEM事業部一位省區經理接待了網易財經。據該經理介紹,安利公司的深海鮭魚油膠囊產品生產過程頗為曲折,首先原料採購自挪威,而且是「通過(鴻洋神公司)國外業務部在挪威購買甘油酯型的魚油作為原料」,之後運回鴻洋神公司加工成深海鮭魚油膠囊,再通過出口交付給美國安利公司,最後他們(美國安利公司)再可能返回中國市場。至於安利公司小麥胚芽油,也是其用相類似手法代工生產。
據這位經理介紹,鴻洋神每年給安利代工的深海鮭魚油膠囊「數量是幾千萬粒」。
在鴻洋神公司全封閉的廠區,網易財經參觀了設備完善的生產車間,在介紹車間的時候,上述經理特意以安利公司為例介紹稱,「購買原料後,經過我們這裡的進口生產線加工成軟膠囊,之後再通過乾燥、揀選、拋光、裝瓶、貼牌、噴碼等加工環節後,交付給美國安利公司。」
隨後,鴻洋神公司副總經理兼營銷總監也向網易財經描述了他們為安利公司上述兩款產品的代工過程,與省區經理所述相符。
蛋白粉原料來自杜邦鄭州分公司
除了代工問題之外,原材料的來源問題也同樣令人疑惑。網易財經調查發現,安利主推的拳頭產品——安利紐崔萊蛋白質粉的原料,也並非其自我宣稱的那樣,來自其海外的紐崔萊農場,而是從美國杜邦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杜邦鄭州蛋白有限公司採購所得。
一位國內生產蛋白粉的企業市場經理向網易財經透露,「安利公司紐崔萊蛋白粉的(大豆蛋白粉原料)是由杜邦(中國)一個名為SOLEA的部門提供。」
據悉,SOLEA隸屬美國杜邦公司,其亞太區總部在上海。該部門在中國的全資子公司——杜邦鄭州蛋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杜邦鄭州公司),位於河南鄭州。
資料顯示,杜邦鄭州蛋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5月,主要從事大豆分離蛋白及其相關產品和副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及銷售,是中國擁有最先進的分離大豆蛋白生產線的工廠之一。
4月15日,網易財經聯繫到SOLEA亞太區總部市場和銷售部一位銷售經理。據該經理介紹,安利公司生產的紐崔萊蛋白質粉的原料,的確是從杜邦鄭州公司購買,「安利每年向杜邦鄭州公司購買大豆蛋白粉原料數量為5000噸」,他說。
41.25倍的價差是如何形成的?
通過對上述廠商的調查,網易財經不僅對安利在國內存在代工以及原料來源問題進行了核實,還進一步獲悉了安利相關產品的成本價格。
3月31日爆料的財經媒體稱,安利維生素C片的市場售價是石藥集團出廠價的30倍。事實上,網易財經調查所獲的材料顯示,安利的部分產品確實存在驚人的價差,部分產品市場售價遠超過出廠價的30倍。
以安利紐崔萊深海鮭魚油膠囊為例,編號為29607的產品,淨含量125克(90粒),市場售價297元,折合每粒膠囊價格為3.3元,但據山東榮城鴻洋神公司介紹,他們給安利公司的深海鮭魚油膠囊和小麥胚芽油膠囊的交貨價格,其成本僅為0.08元/粒。兩者價差達到41.25倍。
而據杜邦SOLEA銷售經理介紹,安利向杜邦公司購買大豆蛋白粉原料的價格低於每公斤35元(也就是低於每克0.035元),大致價格為34.2元/公斤。
據一位同樣從事國內蛋白粉生產的行業人士分析,安利公司採購大豆蛋白粉的成本大約在每噸3.5萬元至4萬元之間。一位在哈爾濱工大集團任植物蛋白研究的總工程師也告訴網易財經編輯,大豆蛋白粉的市場價,最高不會超過每公斤50元,如果和原料供貨商有長期合作關係,年採購量比較大,則成交價格會進一步降低。
以此粗略計算,編號20010規格770克的安利紐崔萊蛋白質粉,其成本為每克0.0342-0.035元,而市場售價為455元,折合每克售價0.59元,市場售價和原料購進成本的價差為16.86-17.25倍;編號20007的規格400克紐崔萊蛋白質粉售價252元,折合每克售價 0.63元,市場售價與原料購進成本的價差為18-18.42倍;編號20011,規格共36包,每包10克,售價275元,折合每克售價0.76元,市場售價與原料購進成本的價差為21.71-22.22倍。
顯而易見,安利公司的成品終端售價與代工成本相比,價格異常懸殊。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令人難以理解的價差?
一位曾在安利公司服務7年的前「鑽石」級經銷商(即高級營銷經理,在安利公司複雜的營銷級別中位列第13級,共18級,數值越大,級別越高)對網易財經表示,其秘密在於安利公司「與眾不同」的產品價格體系。
據其介紹,表面上看,每個經銷商都與安利公司獨立簽約,也各自從當地店舖直接提貨,在安利公司和消費者之間只有一個環節,即安利經銷商。這也是安利公司宣稱與消費者實現共贏的理由。
但是,這位人士指出,「不為公眾所知的是,在安利公司的經銷商環節,又暗藏著18個子環節,這就是安利經銷商的18個級別。每個經銷商都隸屬於某個團隊某個更高級的經銷商,而每個團隊每個更高級的經銷商又都隸屬於更大的系統和與之相對應的更更高級的經銷商,安利公司財務部佣金組在發放佣金的時候要為每一級經銷商提留相應的佣金。」
這位人士還透露,安利公司18級經銷商的獎金播出率總計達到了稅後營業額的54.3%,這還不包括安利公司的廣告成本、公關成本、營運成本等等。「如此高額的營銷成本必然導致安利公司要千方百計提高產品的最終定價,這才是安利公司產品定價的終極秘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揭露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