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吳國斌院長】《壽世青編》-食忌說 食飲以宜(圖)

 2017-11-13 12:1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生菜、水果等生冷食物,容易損傷脾胃的陽氣,食用宜謹慎。
生菜、水果等生冷食物,容易損傷脾胃的陽氣,食用宜謹慎。(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食忌說

脾為臟,胃為腑,兩者是互為表裏相關的。胃是容納飲食穀物的地方,脾在身體的中央,將吃進去的食物消磨運化而產生氣血,來灌溉五臟六腑,榮養全身。善於養生的人,不可以不用「美食」來調養身體。這裡所謂的「美食」,不是指山珍海味或奇珍異品等食物,它指的是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也就是說,生冷的食物不吃,粗硬的食物不吃,已經吃飽了不要勉強過度進食,已經喝夠了不要勉強過度飲用。要肚子先餓了才吃東西,但也不要吃的過飽;要先口渴了才喝水,但喝水也不要過量。

孔子說:「食物放久了會腐敗變質,腐爛變質的魚肉不吃,色澤不新鮮的食物不吃,臭掉有異味的食物不吃,做菜不得法不吃,不到吃飯的時間不吃。」以上這些,如果不加注意都會損傷胃氣,不但能致病,也會傷害生命,希望活得長久的人,都要深以為戒。而奉養老人、疼愛幼兒的人,和那些期望頤養天年的人,更應該要多加注意。

食飲以宜

最適當的飲食習慣,是要等有飢餓感時才進食,吃的時候咀嚼得越細越好;要等到口渴的時候才喝,喝的時候要小口小口地喝。不要等到過度飢餓時才吃東西,吃的時候也不能吃得過飽。如果在覺得很渴的時候才飲水,也不要一口氣喝太多的水。食物越精美細緻越好(註:意思是食物不要過於粗糙),飲水越溫熱越好(註:意思是不可喝冷飲,以符合人體溫度的飲水最為恰當)。烹飪的調味料不可超過食物的氣味,肉食的味道不可超過飯食的味道。吃東西要先吃熱的,再吃冷的。

說明

以上兩篇談的是正確的飲食習慣,這對養護脾胃來說,至關重要。脾胃一傷,百病叢生。臨床上常見許多患有胃腸疾病的人,但知吃藥來解除胃腸的不適,而不知從正確的飲食習慣著手,以致病情反覆發作,不易痊癒。其實若平時多加注意以上古人所強調的養生習慣,不須服用任何藥物,大部分的胃腸毛病,一個月的時間即可緩解大半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古人的養生觀裡,非常忌諱任何會損傷脾胃功能運作的食物或飲食習慣。有些小細節,卻正好與現代所流行的飲食觀相反。例如,「生冷的食物不吃」。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來看,生菜、水果富含酵素,生吃對人體較有助益,然而這是單從營養成份對人體助益的角度來看的。古人對人體的認識是從整體的角度來看問題的,任何生冷的食物,都易損傷脾胃的陽氣,造成脾胃功能運作失常,進而導致許多胃腸或其它內科疾病。這幾年流行的精力湯等生機飲食,就有許多人因為早餐過食生冷食物而生出一堆病來。古人對食物的認識,首重食物的「溫熱涼寒」等四性及「酸苦甘辛鹹」等五味。不同的食物均有其獨特的寒熱之性,相對的人體也有不同的寒熱體質。寒性體質的人,要食用溫性、熱性的食物,才會舒服、才有助益,若過食寒涼的食物,反而會加重病情。以獼猴桃(奇異果)來說,從現代營養學來分析,其富含維他命C、E,有諸多說不完的功效、好處。但獼猴桃性寒,對於寒性體質的人來說,吃了卻無法享受它所帶來的好處,反而只會傷害到身體。臨床上確實看到一些人執迷於現代營養書上所說的某些食物的營養功效,卻不去分辨食物的寒熱屬性與身體是否適合,因而吃出一身病的。這是現代注意養生的人,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