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以後開始進入寒冷季節,冷氣積久而寒,應注意保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2019年小寒時間:2019年1月5日23:38:52,黃曆2018年十一月(大)三十。
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三個節氣,是干支歷子月的結束以及丑月的起始,時間是在公曆1月5~7日之間,小寒以後,開始進入寒冷季節。冷氣積久而寒,小寒是天氣寒冷但還沒有到極點的意思。
這時正值「三九」前後,小寒標誌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小寒飲食:高熱量、性偏溫的食物
1、寒為陰邪,最寒冷的節氣也是陰邪最盛的時期,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以補益身體,防禦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
屬於熱性的食物有:鱒魚、辣椒、肉桂、花椒等。
屬於溫性的食物有:糯米、高粱米、刀豆、韭菜、茴香、香菜、薺菜、蘆筍、芥菜、南瓜、生薑、蔥、大蒜、杏子、桃子、大棗、桂圓、荔枝、木瓜、櫻桃、石榴、烏梅、香椽、佛手、栗子、核桃仁、杏仁、豬肝、豬肚、火腿、雞肉、羊乳、鵝蛋、鱔魚、鱅魚、鰱魚、蝦、海參、淡菜、蚶、酒等。
2、這個季節的養生原則是斂藏精氣,固本扶元,以「防寒補腎」為主,進補食物可選擇桃、栗子、大棗、桂圓肉、淮山、蓮子、人參、黃芪、杜仲、當歸、何首烏、枸杞等。但體質偏熱、偏實及容易上火者,則注意涼熱的合理搭配。
小寒正是人們加強身體鍛練、提高身體素質的大好時機。
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到懶一懶,多喝藥一碗。」人體內的血液,得溫則易於流動,得寒就容易停滯,所謂「血遇寒則凝」,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宜多進行戶外的運動,如早晨的慢跑、跳繩、踢毽等。還要在精神上宜靜神少慮、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心態平和。
禁忌食物
1、少食性寒涼的中藥,如金銀花、薄荷、白菊花、西洋參、沙參、決明子等,以免傷脾胃陽氣。
2、切忌各種黏硬、生冷瓜果、冰淇淋、冰凍飲料等。
3、忌各種寒涼食物,如菱角、蜆肉、螃蟹、螺螄、田螺、柿子等。
冬季裡,自然界中的陽氣處於一種封藏的狀態,天氣變得寒冷、乾燥。順應大自然這種封藏之性,早睡晚起,晚到什麼時間?要等到日出再起床。因為日出象徵著陽氣的強壯,此時人動,就不會被寒所傷。
冬季養生總原則
就溫遠寒,但不是就熱,因為,熱則開發腠理,也會擾動陽氣。小兒、老年人最易受害。為何要閉藏,因為只有藏才能有發,今冬的藏就是為了來年春天更有生氣,否則,今冬把一點陽氣耗散,明年生機不會壯旺。不光身體要順應自然,精神也要順應自然,換言之精神也要保持一種閉藏狀態。
小寒應養腎防寒
冬日養生需「養腎防寒」,滋補分為四類,即補氣、補血、補陰、補陽。(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之一。小寒養生原則是《黃帝內經》中所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冬日萬物斂藏,養生就該順應自然界收藏之勢,所以冬日養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養腎防寒」。雖然小寒大寒是「進補」的最佳時期,但進補並非吃大量的滋補品就可以了。按照傳統中醫理論,滋補分為四類,即補氣、補血、補陰、補陽。
1、補氣主要針對氣虛體質:如動後冒虛汗、精神疲乏,宜用紅參、紅棗、白朮、北芪、淮山和五味子等。
2、補血主要針對血虛體質:如頭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黃、嘴唇蒼白、婦人月經量少且色淡等,應用當歸、熟地、白芍、首烏等。
3、補陰針對陰虛體質:如夜間盜汗、午後低熱、兩頰潮紅、手足心熱,宜用冬蟲夏草、白參、沙參、天冬、鱉甲、龜板、白木耳等。
4、補陽針對陽虛體質:如手足冰涼、怕冷、腰酸、可選用鹿茸、杜仲、肉蓯蓉、巴戟等。陰虛陽盛的體質更宜選用冬蟲夏草、石斛、沙參、玉竹、芡實之類、燉湯水進補。
虛不受補有對策
脾胃虛弱是「虛不受補」的主要原因。進補所用的補品多營養豐富,滋膩厚重,而脾胃虛弱的人食用後往往無法很好地消化和吸收,甚至會因消化不良致使身體更加虛弱。
另外,脾有濕邪也是導致「虛不受補」的一個原因。各種滋補品對脾有濕邪的人不僅沒有任何補虛的功效,反而容易引起腹脹便溏、噯氣嘔吐的不良反應,嚴重時還會出現濕蘊化火,口乾、衄血、皮疹等副作用。
針對「虛不受補」的現象,中醫學在總結的進補經驗後,得出「冬令進補,先引補」的對策,包括食療引補以及中藥底補。食療引補,就是用芡實、紅棗、花生加紅糖燉服,先調節脾胃。而中藥底補則適用於脾有邪濕的人,在進補前至少一個月就開始服用健脾理氣化濕濁、開胃助消化的中藥,先恢復脾胃功能,等到冬令時節再進補。
小寒時進補,可多吃有溫養陽氣效果的食物,例如芝麻、核桃、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松子、葡萄乾等。
責任編輯: 心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