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團聚一堂,吃著香甜的月餅,倍感溫馨與美妙。(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五千年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衆多的傳統節日中,中秋節一直是一個最有人情味、最富有詩情畫意的傳統文化節日。中秋月圓,闔家歡聚,拜月祈福,數千年來中國人始終對中秋佳節懷有特殊的情感。中秋降至,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波動著思鄉之情,也有許多遊子會對親人和故鄉心生感恩之念。
傳統的中秋節是親友團聚的日子。遙想當年孩童時代,每逢到了中秋佳節,一家人團聚一堂,皓月當空,歡歌笑語,吃著香甜的月餅,倍感溫馨與美妙……從古至今,詩人、文人墨客們對頭頂的那一輪明月充滿了無窮的遐想,寄託著無限的情懷。古人云:「黃金浮在世,白髮故人稀。」仰望長空,我寄語那些昔日生死與共、遠在他鄉卻仍在刻苦修行的海内外朋友們,能夠睹明月而頓悟:「竹影掃街塵不動,月穿潭底水無痕。」
皇家祭月祈天賜福 文人寄情傳達思念
中秋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周時期。因為據史籍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於《周禮》。在中國古代曆法中,黃曆八月十五日是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曰「中秋」。
古人過中秋節時,皇家祭月,文人賞月,民間拜月是非常重要的節日內容,所以中秋節也稱為「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拜月節」等。據《新唐書・禮樂五》載「其中春、中秋釋奠於文宣王、武成王」及「開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廟,以留侯張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樂之制如文」,記載的就是皇家祭月祈福時的浩大場面。
秦漢時期,日月祭祀仍為皇家禮制。秦雍都有日月祠,山東有日主祠、月主祠。漢代武帝時,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行朝日夕月之禮,「朝朝日,夕夕月則揖」。此後北魏、隋唐以至明清歷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禮儀。現在北京的月壇公園就是明清祭月的壇場。南宋吳自牧《夢粱錄・中秋》說:「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於常時,又謂之『月夕』。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飄香,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圞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寠之人,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買賣,直至五鼓,玩月遊人,婆娑於市,至曉不絕。蓋金吾不禁故也。」在舉世同樂、闔家團圓的背景下望月、玩月、賞月,中秋節俗在宋代已經基本定型。
從唐宋時期開始,文人賞月,則為嚴肅的祭月行為增添了許多詩意的光輝。在多情的詩人筆下,一輪明月被賦予了無盡的遐想,似乎在進行著一場人與月的心靈解讀,轉而化為細膩纏綿的詩句,將中秋之美推向了另一個美學的極致。唐朝張九齡有名句《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白居易有「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杜甫則有《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朝蘇軾的《水調歌頭》堪稱千古絕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王安石也有《泊船瓜洲》:「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些數不盡的優美詩句,將中秋之夜與人們內心中各種難以言表的複雜情感,抒發得淋漓盡致,動人心弦,被後人廣為傳誦。
到了明清之後,民間拜月開始流行,並逐漸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安康和幸福的重要祈福方式。而且在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文化之間,還形成了各自特殊的祭拜方式,但吃月餅卻是大家共同不變的習俗。中華民族是一個非常重視親人團聚的民族,而代表「團圓」之意的月餅,是不可缺少的中秋美食。所以,在「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月圓之夜,當我對著那浩瀚的夜空,皎潔的明月品嚐月餅之時,雖然與遠方的親人相隔萬里,但高懸天際、共同欣賞的這一輪明月,卻能將全家人彼此的心靈緊緊相連,傳遞出難以言表的相思之情。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