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球菌在皮膚上相對平和,但它們若有機會進到血液裡(例如經由手術切口)就不同了。(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按:大多數菌種在結腸裡不會引起症狀,人體免疫系統已經習慣腸道裡含有大量的大腸桿菌,大腸桿菌超標會影響人體嗎?細菌好壞要看一個關鍵。
和人一樣,細菌是好是壞,要看是在什麼情況下,而不是單看它的本質。葡萄球菌在皮膚上相對平和,或許是因為那裡的營養素比較少。假如它們有機會進到血液裡(例如經由手術切口),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細菌的受體及表面蛋白讓它能「感覺」環境中的營養素。
如漢米爾頓所言:「它們會說:『這地方不錯,我們在這裡狂歡吧。』」細菌就此開起腸微生物叢派對!對宿主來說這是壞消息。在醫院裡發現的菌種,比較可能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醫院裡的病人經常因為免疫功能不足而無法抵抗。
大腸桿菌也一樣。大多數菌種在結腸裡不會引起症狀。免疫系統已經習慣腸道裡含有大量的大腸桿菌,見怪不怪,無需驚慌。假如同樣的菌種跑到尿道和膀胱,才會被視為入侵者,如此一來,免疫會攻擊自身而產生症狀——例如發炎。
即使是困難梭菌,也不是天生就很壞。三O%到五O%的嬰兒體內都有困難梭菌,卻沒有什麼不良影響。三%的成人腸道裡藏有它們的蹤跡,倒也相安無事。可能是其他細菌叫它們不要製造毒素,或是它們的數量太少,毒素不足以造成明顯症狀。
問題通常是從「結腸被抗生素清除乾淨」才開始的。困難梭菌現在有機會站穩腳跟。不管醫院再怎麼小心,困難梭菌芽孢還是到處都有。而結腸裡的某些狀況,會讓困難梭菌更容易成長茁壯。
憩室是結腸壁上向外突出的囊袋,通常由慢性便祕造成,情況如下:如果結腸的肌肉必須用力把廢棄物移走,而結腸壁上有個弱點,廢棄物就會順勢而入。那個弱點於是向外膨脹,形成小囊袋。困難梭菌便在囊袋裡播種。
抗生素解決困難梭菌感染的機會有八O%,二O%則是一、兩星期內又再次感染。侵佔憩室的困難梭菌很難徹底消滅,它們是消化道裡的蓋達恐怖組織,躲在難以進出的洞穴裡。「抗生素是雙刃劍,它們能抑制困難梭菌,但是同時也殺死了能控制住困難梭菌的細菌。」寇拉斯說。
每次病人舊病復發,再復發的機率就會倍增。每年大約有一萬六千名美國人死於困難梭菌感染。
本文整理、節錄自瑪莉・羅曲《深入最禁忌的消化道之旅》一書,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由天下文化授權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