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50歲後健康更要注意 2種肉一定得少吃(視頻)

 2023-06-29 18:2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家人在廚房煮菜
50歲以後,很多老年人就不敢吃肉了,其實肉類能為我們提供很多營養,適量吃一些是很有必要的。

人過了50歲,多種疾病的發病率會大大增加,進入大病高發期,比如中風、心臟病、腫瘤等,嚴重威脅我們的健康。為了健康考慮,中老年人群的飲食習慣要比年輕的時候更注意一些,不僅要吃飽,更要吃好。

很多老年朋友因為擔心血管問題,一上了年紀就不敢吃肉了,其實肉類能為我們提供很多營養,適量吃一些是很有必要的,關鍵在於怎麼吃。

這兩種肉要少吃

1、肥肉

肥肉含大量飽和脂肪和膽固醇,過量食用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肥肉含大量飽和脂肪和膽固醇,過量食用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肥肉中含有大量飽和脂肪和膽固醇,對於有三高基礎病的人群來說,過量食用容易導致血管硬化、血管堵塞,誘發心腦血管疾病。肥肉的熱量也比瘦肉更高,對於消化功能差的人來說也不好消化,給身體造成負擔。

2、加工肉

世界衛生組織將加工肉製品評定為1類致癌物,吃多了會有致癌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將加工肉製品評定為1類致癌物,吃多了會有致癌風險。(以上圖片來源皆為Adobe Stock)

加工的肉中含有一定量的亞硝酸鹽,可能會產生微量致癌物亞硝胺,還可能添加了防腐劑、增色劑等,會加大肝臟、腎臟負擔,損害腎功能。

世界衛生組織更是將加工肉製品評定為1類致癌物,吃多了會有致癌風險。

吃肉多選這種肉

吃肉有講究,魚肉其實是最好的。記住一句口訣:「吃畜不如吃禽,吃禽不如吃魚」,就是說吃豬牛羊這些畜類的肉,不如吃雞鴨鵝這些禽類的肉;吃雞鴨鵝,不如吃魚類海鮮。畜類肉裡面脂肪含量高,不易消化還影響血糖血脂;禽類脂肪較少,而魚肉特別適合老年人食用。

換句話說,老年人的蛋白質合成能力降低、蛋白質利用率低,所以建議盡量選擇優質蛋白質,主要是少吃紅肉,盡量吃白肉。

魚肉好消化,脂肪含量低,而且還有各種營養蛋白質,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吃魚肉不僅影響很小,還能夠一定程度上防止老年痴呆,而海魚要比河魚更有益。

健康吃肉記住幾大要點

1、控制食用量

根據2016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魚、禽、蛋、瘦肉的攝入要適量,每週吃魚280~525克,畜禽肉280~525克,蛋類280~350克,平均每天攝入總量為120~200克,用更直觀的計量方式就是每天吃這些食物不要超過1個拳頭大小的量。

平時在烹飪之前,可以先將肉切片或者切絲,這樣會讓分量看起來更多,有助於控制攝入量;還可以葷素混合搭配,這樣既能攝入蔬菜,也能減少肉量攝入。

2、注意烹飪方式

盡量採用蒸、煮、炒等低溫方式,少用煎、炸、烤及過度加工、醃製的方式。

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在200℃以上溫度下會產生雜環胺類致癌物;富含脂肪的食物在接近300℃時會產生大量苯並芘;含澱粉、糖和蛋白質的食物在120~180℃之間會產生較多丙烯醯胺,這些產生物都有可能致癌。

3、選對肉食搭檔

吃肉時選擇一些合適的肉食搭檔,可以幫助身體減少膽固醇的吸收,增加膽固醇的排出。專家推薦了兩種常見食材。

(1)芋頭

芋頭中除了澱粉外,還富含可溶性膳食纖維,纖維量比白米、白麵高4倍,這些可溶性膳食纖維既能減少糖的吸收,也能減少膽固醇的吸收。除此之外,芋頭還能增加一些膽固醇的排出。在燉肉時可以放一些芋頭,用來代替部分主食。

(2)豆製品

豆製品中含有大量的卵磷脂,可以乳化血漿,讓膽固醇和脂肪顆粒變小,不向血管壁沉積,防止動脈硬化斑塊的形成。比如瘦肉炒黃豆、燉肉加腐竹等方式均可。

責任編輯: 陳曉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