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老年人在運動後,宜適度休息後再喝水,避免加重心臟負擔。(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別以為飲水是簡單的小事,對本身已經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而言,更要關注這些生活細節,3個時刻不宜飲水或飲用太多水,才能保證自己身體的健康。
1、洗澡後不宜馬上飲水
老年人剛洗完澡,不宜馬上喝水,更不能一次性大量喝水,否則會加重心臟負擔。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一出浴室就喝水,很容易誘發此類疾病。
浴室中的高溫,會大量出汗,導致身體丟失過多鹽分。此時胃腸血管處於收縮狀態,吸收能力差,大量飲水易在胃腸道內積聚,使老年人感到悶脹,引起消化不良。
所以,洗澡後最好先坐著休息5~10分鐘,等體溫和心跳慢慢恢復正常後,再小口、多次喝些溫開水。或者在洗澡前,可以少量飲用一些溫水,這樣有稀釋血液黏稠度的作用。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2、運動後勿大量飲水
運動後,需要補充適量水分,有心臟病的老年人在運動後要先休息一下。因為這時候,老年人的心臟跳動強烈,如果喝水,會加重心臟負擔。在感覺心臟跳動稍微平穩時,老年人可以開始緩慢、小口、多次地喝溫開水。
其次,大量出汗後,不能一次性大量飲水。大量出汗會使身體丟失很多鹽分,如果再大量飲水,則會稀釋血液中的鹽分,加重「口渴」的感覺,出現心慌、出虛汗等現象。
正確的做法是:最好先用水漱漱口,潤濕口腔和咽喉,再喝50~100毫升淡鹽水(100毫升水加食鹽2克);休息30分鐘後,再喝常溫的白開水。
3、部分藥物服用後不可多飲水
藥物的類型不同,對喝水的要求也不同。服沖劑時,每次用150毫升水沖服,但西藥中的散劑有所不同,例如,蒙脫石散(思密達)只需50毫升水沖服即可。服膠囊,需至少喝300毫升水,而大部分片劑,如白加黑、感康等,通常用150~200毫升水送服即可。
一些治療胃潰瘍的藥物,服藥之時就不適宜多喝水。例如硫糖鋁、氫氧化鋁凝膠等,這些藥物多被製成混懸劑,進入人的胃部會普遍覆蓋在受損的胃部黏膜上,以此來隔絕胃酸,防止胃黏膜受到胃酸侵蝕,這樣一來,就會生長出新的組織來修復受損的潰瘍面。如果喝下很多的白開水,這樣反而會稀釋藥物,造成覆蓋在胃黏膜上的藥物顆粒減少,失去保護作用。服用這類藥物之後,最好能保證半小時內不喝水。
還有止咳類藥物譬如止咳糖漿、甘草合劑等,服用之時或者之後也不宜大量喝水。由於這些藥物較為黏稠,服用之後會附著在咽喉等部位,直接發揮消炎等治療功效,如果喝水過多,會將咽喉部位的有效成分沖掉,導致局部藥物濃度降低,從而不能充分發揮藥物效力。
因此,服用藥物時,應該遵醫囑或者按照藥物使用說明書,並非都是多多飲水有益。
老年人千萬不能等到口乾再喝水,也不要一次喝水過多,下面推薦4個好的飲水習慣,有助於大家身體健康。
4個好的飲水習慣
1、主動飲水習慣好
老年人由於臟器功能減退,熱平衡與抗熱能力較差。如不經常、及時補充水分,很容易出現生理性缺水及血液濃度增大,影響血液正常循環,容易誘發高血壓、腦血栓、心肌梗塞等嚴重病症。因此,老年人應經常主動飲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
2、鹽水、茶水最解渴
夏天大量出汗會帶走體內鹽、維生素及鉀、鎂等微量元素,喝茶水、鹽水最解渴。(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如果是夏天大量出汗會帶走體內鹽、維生素及鉀、鎂等微量元素。如果只喝白開水,進入體內的水分,極易滲入汗腺及膀胱而迅速排出體外,不但難以解除渴感,喝多了反而會產生心悸、頭暈等不適反應,如果在飲用的開水中加少量的食鹽,便可使機體保持水分起到止渴的效果。
3、晨起飲水能防病
起床以後空腹先飲下一杯水,既可有效補充生理性失水造成的水分不足,又可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加快血液循環,促進糞便、尿液等代謝廢物快速排出,對預防腦梗阻、腦血栓、高血壓、動脈硬化、心絞痛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以及泌尿系統結石、尿路感染等病症,均有重要作用。
4、夜間和睡前喝水
睡前少喝水是正確飲水的原則,老年人喝水別一次喝得太多,因為老年人的臟器已逐漸衰老,多喝水會加重臟器負擔,反而有害健康。患有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硬化等疾病的老年人最好在床頭放一杯水,每次上完廁所後及時適量補充水分來降低血液黏稠度,促進血液的正常循環。
喝水要有正確喝水的方法,老年人合理的喝水,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患病的機率。具體飲水一定要結合自己身體情況,參考專家意見來健康的飲水。
責任編輯: 蓮心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