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當局不斷強調避免系統性金融風險。(圖片來源:Funtap/Adobe Stock)
【看中國2020年10月3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信息表明中國四大國有銀行的資產負債情況堪憂,面臨5.77萬億至6.51萬億的資金缺口。近年來,北京當局不斷強調避免系統性金融風險,不過目前情況堪憂。
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國大陸有1家開發性金融機構(國家開發銀行)、2家政策性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6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政儲蓄銀行)、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華夏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平安銀行、廣發銀行、興業銀行、浙商銀行、渤海銀行、恆豐銀行)、134家城市商業銀行、19家民營銀行、1,500家農村商業銀行、694家農村信用社、1633家村鎮銀行、41家外資法人銀行、1家住房儲蓄銀行、1家直銷銀行。
中國央行和銀保監會網站9月30日發布《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總損失吸收能力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涉及中國四大國有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
主要內容包括:明確了中國的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中國的大型商業銀行)進入處置階段時,可以使用合格的資本和債務工具,通過減記或轉為普通股等方式吸收損失;要求中國的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通過公開渠道向投資者和公眾披露總損失吸收能力相關信息,並保證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明確了特殊情況下中國的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達標時限等內容。
總損失吸收能力(TLAC)是指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在發生危機時,可用於吸收損失以保護公共資金的資本和債務水平的要求。按要求,大型銀行需要在2025年1月1日前達標。
國際評級機構標普於今年8月25日發表報告,截至2019年末,中國四大行距離TLAC要求相差2.25萬億元;如果不進行新的融資,四大行截至2024年將面臨5.77萬億至6.51萬億的資金缺口。
標普全球評級分析師黃翰屏說,投資者很關心中國四大國有銀行是否達到TLAC要求,因為這關係到銀行的資本結構、融資成本,以及在危機發生時獲得額外支持的機制。
由於中國經濟連年下滑、武漢肺炎疫情等因素,中國銀行業出現了歷史以來最大的利潤降幅。國有大銀行、股份制銀行上半年淨利潤分別同比下降了12%和8.5%,二季度利潤同比下降了27.9%和26.6%。
與此同時,中國銀保監會官員日前披露,中國銀行業8月末不良貸款餘額為3.7萬億元,不良貸款率為2.13%,比年初上升0.11個百分點。四大國有銀行資產合計佔銀行業總資產的逾三分之一。
中國銀保監會已敦促各銀行處置更多壞賬,要求它們今年處置3.4萬億元不良貸款,比2019年處置的壞賬高出近50%。
9月22日,美國智庫國際戰略與研究中心發布《中國經濟風險矩陣》研究報告指出,病毒大流行期間,中國經濟體現出鮮明特徵:高度的政府控制,直接的信貸流動。但是,這些因素也為中國的金融體系帶來了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嚴峻挑戰。
另一方面,中國對金融管制的措施更加嚴格。中國民眾到銀行提取20萬以上現金,需要提前預約及申報需提供取款用途、存款來源等信息。6月10日,中國央行發布了關於開展大額現金管理試點的通知。先在河北省開展,再推廣至浙江省、深圳市。而河北省自今年7月起試點,私人賬戶取款10萬元就要預約申報;浙江省、深圳市自10月10日起試點。試點為期2年。
據《自由亞洲》電臺10月1日報導,雲南一銀行客戶王先生說,他在網上銀行轉賬5萬元被阻止:「豈止是20萬元,現在打款5萬元,網上銀行都不行,需要到銀行去辦理,超過20萬需要報備。前幾天,我轉過一次6萬元錢,網上銀行就不能轉,他說你的可用餘額不足,但是我賬面上肯定有,只好第二天去銀行辦理轉賬。」
中國工商銀行客戶王先生說,以前從未發生類似情況:「以前在網路銀行手機銀行轉賬,轉個5萬、10萬都沒問題,這是前幾天剛剛碰到的事情。」
河北商人孫先生表示,除了遇到轉賬限制,就連開一張增值稅發票都要登記:「我們現在開一張增值稅發票,都要把身份證號碼,開票人,寫清楚。如果你是去不是你本人的公司,被人幫你代開,連代理人的身份證號碼,姓名都要寫,還有電話號碼。現在開張發票都需要填這些。他們現在經濟方面的管控愈來愈嚴厲,這個很討厭。」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