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养生、治病,特别强调心念纯正、清净、寡欲的重要性。(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心,是一切事物的源头,一身的主宰,生死的根本,善恶的根源,可与天地相通,是神明的主宰,也与是否生病相关。
因为心中萌生一念,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及意识等六识就会流转于外,若不趋向好的一面,那么五脏六腑的气血就会颠倒混乱,大病缠身。但是通达之士则不是如此,只要一念纯净、清晳,所有的祸乱都能消除。
老子说:“人的心神喜好清净但心却常扰动它,人的心喜好宁静却让欲望牵动它。若能时常排除他的欲望,那么他的心自然能平静;内心清澈透明,那么心神自然清净。如此眼(见欲,贪美色奇物)、耳(听欲,贪美音赞言)、鼻(香欲,贪香味)、舌(味欲,贪美食口快)、身(触欲,贪舒适享受)、意(意欲,贪声色、名利、恩爱)等六欲自然不生,贪、嗔(发怒、生气)、痴等三种毒祸自然消灭。”
孟子说:“养心的方法,最重要的在于减少欲望。”所以一旦得了妄想病,连神仙也无法医治。心念纯正的人,连鬼神都会畏惧,这个差别只在于有没有涵养它罢了。眼不乱看,耳不乱听,口不乱言,心不乱动。所有的贪、嗔、痴、爱及人我之间的是非,一切都放下。未来未发生的事不可过度设想,遇到事情不可过度困扰,已经过去的事不可留住不放。听从它所以来,用自然的态度面对它,任它自然而去。忿怒恐惧、好乐忧患等不好的情绪,都能摆正它,这就是养心的方法。
说明
古人养生、治病,特别强调心念纯正、清净、寡欲的重要性,并认为心为全身生命活动的主宰,人的一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也由心来主管,是一身之主,关系到疾病的产生与否。如果心萌生邪念则疾病由生,如果澄湛清澈则疾病不生。现代的文明生活,物质诱惑享乐很多,足以迷乱人的心智。所以养心是现代人养生首要之事。如能做到眼不乱看、耳不乱听、口不乱言、心不乱动,无论过去、现在或未来要发生的事,都能以顺其自然的心态面对,并戒除所有的贪婪、忿怒、痴迷等不好之心,减少欲望,自然就能减少疾病。
原文
夫心者,万法之宗,一身之主,生死之本,善恶之源,与天地而可通,为神明之主宰,而病否之所由系也。
盖一念萌动于中,六识流转于外,不趋乎善,则五内颠倒,大疾缠身。若夫达士则不然,一真澄湛,万祸消除。
老子曰:“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所以妄想一病,神仙莫医。正心之人,鬼神亦惮,养与不养故也。目无妄视,耳无妄听,口无妄言,心无妄动。贪嗔痴爱,是非人我,一切放下。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扰,既事不可留住。听其自来,应以自然,任其自去,忿疐恐惧,好乐忧患,皆得其正,此养之法也。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